莫氏安慰道:“殿下又何必自尋煩惱。她沒出嫁前和顧表弟確實有過些感情糾葛,可那都是以前的事情了。如今她已經嫁到了太子府來,成了殿下的女人,絕不敢三心二意。更何況,殿下對她一直恩寵有加,她但凡有些良心,也絕不會生出別的心思來。”頓了頓,又小心翼翼的說道:“不過,總得防著那些無事生非的小人在背後生事。還是得提醒她注意些言行舉止才是。”
這就是莫氏的高明之處了。若是一味的說沈秋瑜的不好,太子只會覺得這是女人的嫉妒心作祟,根本就聽不進去。可莫氏先表現的雍容大度,對沈秋瑜的人品深信不疑,最後才含蓄委婉的暗示了一句。這麼一來,可就說到太子的心坎裡了。
太子輕哼一聲:“她平日裡倒也沒什麼,可一見了葉清蘭就進退失據。她若是對顧表弟沒念想,又怎麼會對葉清蘭如此在意!”越說越是生氣,忍不住猛的拍了一下桌子,發出一聲巨響。
莫氏聽了這話,心裡別提多舒坦了,嘴裡說出的話卻和心意完全相反:“沈側妃對葉清蘭特別的在意,也未必全是因為顧表弟。說不定只是單純的不喜歡葉清蘭罷了。”
她越是這麼說,太子越是唱反調:“葉清蘭還是個小姑娘,又聰慧又伶俐,就連母后對葉清蘭的印象也是極好。她有什麼可不喜歡的!說到底,還是因為顧表弟對葉清蘭的在意礙了她的眼罷了。”說到後來,索性將今晚的事情也一併說了出來:“你說,她若不是還惦記著顧表弟,又何必處處和葉清蘭不痛快。”
太子越說越怒,臉龐隱隱有些扭曲:“本王待她這麼好,她竟然還是不知足。真是可恨之極!”
莫氏心裡暗暗稱快,臉上卻半分不露,反而溫柔的安慰道:“殿下可千萬別生氣,要是氣壞了身子,可就是妾身的罪過了。今晚本不該提起這些令殿下不快的事情”
“這事和你根本沒半點關係,你往自己身上攬什麼。”太子倒也不至於無故遷怒,可一想到沈秋瑜,心裡那股怒火便抑制不住的往外冒,連帶著說出的話也帶了七分的火氣:“要怪就怪本王瞎了眼,竟被她矇騙了這麼多年!”
當年沈秋瑜口口聲聲說真心喜歡的人是他,和顧表弟只是兄妹之情。他一時衝動,去求了孫氏,瞞著顧熙年娶了沈秋瑜過府。為了此事,顧熙年和他幾乎反目,整整四年沒有來往。
往日想到這些,心裡只有悵然和唏噓。可此時此刻想起,卻有種深深的被欺瞞和背叛的惱怒
太子的臉色變幻不定,莫氏卻只覺得快意。
沈秋瑜所依仗的,無非是絕色的美貌和太子的寵愛。可再美貌的女人,一旦生不出孩子來,魅力也會大打了折扣。若是再失了太子的信任和寵愛,沈秋瑜還有什麼資本和她較勁?
太子耳根軟,現在再生氣,只怕來日被沈秋瑜哄上幾句又會心軟。她要做的,就是要將這份猜疑無限擴大
第四百四十八章 失寵(二)
幾個月的時間一晃即過。
太子府又傳出了一名侍妾有孕的好訊息。太子心情很是愉快,對管理內宅井井有條賢惠大度的正妃莫氏也分外的滿意,頻頻留宿。
有人得意,自然就有人失意。
這幾個月裡,沈秋瑜在府中的地位一落千丈。往日風光無限,就連莫氏都被壓下一頭。太子府裡的下人們自然都奉承有加。可如今太子卻日漸冷落沈秋瑜,留宿極少,有時甚至十天半月都不去她的院子裡。這樣明顯的失寵徵兆,只要是長了眼睛的都能看得出來。
對這一點,太子府裡的侍妾們幾乎人人舒心稱快。之前幾年,沈秋瑜幾乎獨自佔據了太子的寵愛。眾多侍妾加在一起,也比不上她一個人。她的日子是風光好過沒錯,可一眾侍妾的日子就難過了。再者,沈秋瑜表面看著溫柔優雅,實則工於心計又心狠手辣,不知用了多少陰損的法子對付其他侍妾,早已惹的眾人不滿。如今風水輪流轉,終於輪到沈秋瑜也有這麼一天了。各人不趁機落井下石出出心頭惡氣才是怪事。
更何況,現在府裡的形勢很明顯。要想依附莫氏,就得和沈秋瑜劃清界限。就連之前被沈秋瑜拉攏的一些人,也開始動搖了。
畢竟莫氏才是正經的太子正妃,將來太子登基,莫氏就是當之無愧的六宮之後。沈秋瑜受寵的時候勉強和她打個平手,可一旦失了寵愛,憑什麼和再和莫氏相提並論?傻子也知道該怎麼選擇了。
更令人振奮的是,莫氏在對待有孕的侍妾一事上十分寬厚。就拿林側妃來說吧,當年不過是個無足輕重的侍妾。可在有了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