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殺機這兩人,不就是害死阿雉地兇手嗎?
真的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第三百三十九章 … ~會師關中(七)~
句踐是個不芶言笑的人。/首/發
與劉肥的性情全然相反,他不喝酒,不好女色,甚至連耍弄心計都不願意。絕大部分時間,他就是練武,練武,再練武。祖父朱~之名,之仇對朱句踐而言,如同是一座大山。
可偏偏的,他和劉肥關係很好。
這裡面當然也有劉肥救過朱句踐的緣故,但更多的,是一種互補。
至少朱句踐覺得,和劉肥在一起,不需要活的很累,很辛苦
隨劉肥投奔劉邦之後,劉邦曾幾次私下裡,想要把朱句踐拉攏過去。換做任何人來看,投奔劉邦的前途,遠遠好過於跟著劉肥。可是朱句踐,卻始終沒有鬆口。為此,盧還問過他
朱句踐說:“某家若求富貴,何需向沛公?”
那言下之意是說:我要是想要富貴權勢,這天底下有大把的人可以選擇,劉邦又算得什麼?
的確,在當時劉邦不過佔居沛縣一地,兵不過數千。
其中有一半是源自劉肥帶過來的馬賊相比之下,劉邦還真是算不得什麼。
在朱句踐地心裡。情義最重!
不管是他祖父朱~。還是他師傅蓋聶。都是響噹噹地豪俠。朱句踐耳濡目染之下。自然和他地祖父師父一樣。格外看重情義。而在這一點。劉肥子承父業。做地並不比劉邦差多少。
二人配合。相得益彰。
藍田大營幾乎是在沒有任何防備地情況下遭遇突襲。主帥在亂戰之中。被朱句踐斬於馬下。
待平定藍田大營之後。朱句踐和劉肥兩人。留下一部分人看守藍田大營。然後就帶著殘部。趕往霸上。因為那霸上地喊殺聲。從二更起到現在。都沒有停息過。讓人不得不為之擔憂。
不過。在趕赴霸上地途中。兩人和從霸上逃出來地趙艾打了個照面。
劉肥一箭射殺趙艾,將他地首級懸掛在馬脖子上,與朱句踐不約而同的放慢了腳步。
之所以放慢腳步,不為別的,是為了給劉邦留一個面子。
你看,我們把藍田大營攻克下來,連趙艾也都殺了你們還沒有攻破佔領霸上,豈非無能?
劉肥在外流浪多年,學會了很多揣摩人心的方法。
對於劉邦,他非常瞭解。那是個好臉面的人,親人對劉邦而言,不過是一個能利用的工具而已。如果自己覺著是劉邦的兒子,他就會網開一面地話其結果,絕對是非常的悽慘。
可二人誰都沒有想到,霸上的戰局,在趙艾離開之後,發生了根本性地轉變!
當劉肥發現了從霸上潰敗下來的楚軍時,都愣住了。
後來聞聽,霸上楚軍遭遇襲擊,形勢危急劉肥和朱句踐這才急了,立刻加快速度,想要來救援劉邦。二人衝在最前面,遠遠的就看見,那霸上大營前,秦軍已經結成了嚴密陣型。
“秦蠻垂死掙扎,三軍兒郎,隨我殺!”
劉肥舉起長劍,在馬上大聲喝道。
他之所以敢這麼做,是因為在之前和秦軍的交鋒中,他可謂是百戰百勝,早已不把秦軍放在眼中。
劉邦沒有能勝利,那是因為他的麾下,都是一群廢物。什麼樊噲周勃莊不識誰能與朱句踐相比?
劉肥振臂高呼,朱句踐拎長,一馬當先。
萬餘名楚軍將士,同時發出狂野地嚎叫,想著霸上秦軍,發起了衝鋒。
可是,秦軍陣型卻絲毫不亂。
隨著楚軍越來越逼近,最前方的秦軍突然間向兩側分開,從後方推上來了數百具大黃參連弩,拉弦上箭,一陣急促地梆子聲響起,數百支飛箭,呼嘯著離弦而出,朝著楚軍飛來。
朱句踐舞撥打飛鳧箭,心裡卻暗自驚訝。
這些秦軍,和之前他遇到過的秦軍,似乎完全不一樣。
以前和秦軍作戰,不等靠攏過來,秦軍地陣型就開始出現騷亂。可這支秦軍,竟不動如山!
飛鳧箭,六七尺長,又名赤莖白羽箭。
以往秦軍作戰,每每一箭陣先行攻擊。而這所謂的箭陣,並非是普通的弓矢,而是這種由大黃參連弩所發射出來地飛鳧箭。一箭能把一個壯漢給釘死在城牆上,其力道之猛,可想而知。
數百支飛鳧箭,說實話造成的傷害並不大。
可是那慘狀,卻是讓人感到觸目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