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走到門外,便聽一聲鶴嗅,緊跟著一條白影衝煙冒雨凌空飛墜,正是二鶴。
一鶴似受重傷,昏迷若死,被另一鶴用兩爪抱著一同飛回。到地叫了一聲,朝著飛虹兄妹將口一張,落下一封束帖和兩粒丸藥。
四人拾起同視,才知二鶴為主忠義,天明後由狂風中嗅出邪氣甚重,惟恐少時客走妖人尋來,秦仙子不在,林氏兄妹難於抵禦,想乘來客未走,往探妖蹤,再將眾人引去除害。自恃功候頗深,長於飛騰變化,能大能小,又以為後有大援,飛出較遠。二鶴先在附近檢視了一遍,最後趕往對面山頭,忽然發現二妖人被黑白兩團寶光照定,在高空飛舞掙扎,不能脫身。初遇不知厲害,想要查明下落再走。不料二妖人乃左道中有名妖邪徐殊、馮化。他倆被一前輩散仙用法寶鎮壓在衡山絕壑中已有兩甲子,外面並有仙法禁閉,本難脫身。適被紅雲妖徒吳禽無意之間破了禁法,放將出來,二妖性最兇殘,雖是妖魂,經過多年苦煉,元氣凝固,無異實體,並煉就玄武烏煞魔經,二身能合為一。
對敵無須用法寶,只要被撲上身去,生魂便被攝走,休想活命。附身邪煙乃地底陰煞之氣所煉,其毒無比,稍為沾上,人便暈死。吳禽雖看出是兩個兇魂,卻不知厲害,妄想收為己用。吃兩條黑影往上一合,立遭慘死,空有一身妖法,一毫也未用上。
妖人雖被放出,無如黑白兩團寶光緊罩頭上,是個大累,如不去掉,好些不便。又聽先前妖徒在崖上和一同黨談起君山盜寶之事,心生覬覦。自恃煉就玄功變化,又是氣體,得隙即人,欲往探看,相機下手。哪知二妖飛到附近山頭,寶光威力驟盛,奇熱如焚。因多年被困,已然悟出此寶乃仇人所煉兩儀珠,須拼本身元氣損耗,與之相撞,使其對消,方可破去。先在困中久欲一試,無如此舉要毀卻好些年的功力,外面又有太清仙法禁制,即便將珠破去,能否脫身還不可知,為此遲疑不決。沒想到見了罡風之後這等厲害,連想恢復原狀都辦不到。實在難於忍受,只得犯險一拼。
二妖人先在空中發出大片妖霧,稍掩行跡,然後各用玄功全力施為。雖然將珠震破,脫了危害,元氣卻受大傷。事前原發現眾人在下,不知為道術之士,意欲乘便攝取生魂元氣,以作補償。二妖人雖不似血神子鄧隱那麼厲害,遇上如無防備,也是難當。妖人剛發現下面均是有根器的少年男女,心中狂喜,眼看得手。不料左近山凹中隱有一位異人,昔年曾受那位散仙之託,早有準備,當時放出一道金虹,二妖人元神精氣消耗不少。
內中一個已難成形,吃同伴追上,雙方合為一體。正在逃走,又被塗雷、瞿商發現趕來,一照面先是一雷,妖人又吃一場大虧。連受重創之下,僅保殘魂餘氣逃生,不能再成大害,消滅也自然不遠。
但是雙鶴無知,當妖人破珠時護身妖氣吃寶珠震散,滿空飛舞,妖人再一回收,雙鶴沒有想到那等神速,一鶴竟中了毒,幸被同伴冒險救起。正往回飛,忽被異人招了下去,將柬帖、靈丹交其銜回,吩咐到家之後,由飛虹先取一九,使傷鶴服下,等過三個時辰再服一丸,便可痊癒。後面並寫著:“靈姑、紀異追趕塗雷不曾追上,被一女仙約往洞中,不久還有事故發生。此時無須往尋,天晴可去水雲村,與石玉珠相見。到了破法誅邪之日,再與靈姑會合,方可成功。”那異人未具姓名,只在柬帖後面畫著一把戒刀,一個開著笑口的大和尚頭,神情甚是滑稽。誰也想不出他是何人,細詳語氣,好似一位前輩高僧,也為挽救這場浩劫,從旁暗助。
互相商談了一陣,飛虹見雨將住,知道二人要走,不便再留,想令乃兄林安隨同前往。裘元、甫綺知他法力不能使用,雖有幾件法寶,乃師尚未發還。又見異人柬帖所說,就這兩三日內,各派妖邪已然雲集,連靈姑、紀異都不許去尋找,以防驟遇強敵,為其所敗,貽誤大事。自己尚須隨時戒備,再帶林安同行,豈不累贅?各以婉言辭謝。飛虹微笑著看了林安一眼,便未往下說。裘元、南綺見天已放晴,滿空溼雲隨風流走,日光照處,嵐光如沐。山巔水涯之間,到處白練橫飛,玉龍倒掛,泉響松濤,萬壑交鳴。一會浮雲便被大風吹盡,碧空萬里,一色澄鮮。端的天朗氣清,秋光明爽。笑對林氏兄妹道:“這麼好的天氣正是佳兆,行再相見。”隨去至門外,略為話別,夫妻二人同駕遁光,向水雲村飛去。
到後一打聽,下人仍說並無此人。甫綺始終不信石氏姊妹會說假話,便令裘元暗藏附近林中等候。自己去後園隱身檢視,見和昨日一樣,那五間屋內仍只老道士師徒二人在內。心想:“人如不在,柬帖不應那等說法。”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