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2 / 4)

小說:全才高手闖都市 作者:無組織

“相畏????????????”

“是不是一種藥的作用能把另一種藥壓制啊?”還沒等龍世棟說完,林曉初就插嘴道。。 。

“嗯,你的理解能力倒是不錯。”龍世棟詫異地看了林曉初一眼,點了點頭道:“相畏:即一種藥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種藥物減輕或抑制。如半夏和南星的毒xìng能被生薑減輕或消除,所以說半夏和南星畏生薑。”

“喔,明白了。”林曉初眼睛一轉溜,有些得意地道:“看來我還蠻有學醫的天賦的嘛,對了,還有三種呢?”

“相殺:即一種藥物能減輕或消除另一種藥物的毒副作用。如防風殺砒霜的毒,,綠豆能解巴豆的毒,所以說防風殺砒霜,綠豆殺巴豆。

相惡:即兩種藥物合用,能互相牽制而使作用降低,甚至喪失藥效。如生薑惡黃芩,人參惡萊菔子。”龍世棟耐心地解釋道。

“相反就是兩種藥物合用後能產生毒xìng反應或副作用,對吧”林曉初又搶著說道。

“對,如烏頭反半夏,甘草反蕪花。”龍世棟回答道。

“咦,那為什麼會反呢?”林曉初像個好奇寶寶似的問道。

“中藥學裡有一種配伍禁忌,成為十八反,十八反列述了三組相反藥,分別:甘草反甘遂、京大戟、海藻、芫花;烏頭反半夏、瓜蔞、貝母、白蘞、白芨;藜蘆反人參、南沙參、丹參、玄參、苦參、細辛、芍藥。

毛茛科植物,母根叫烏頭,為鎮痙劑,冶風庳,風溼神經痛。側根(子根)入藥,叫附子。有回陽、逐冷、祛風溼的作用。治大汗亡陽、四肢厥逆、霍亂轉筋、腎陽衰弱的腰膝冷痛、形寒愛冷、jīng神不振以及風寒溼痛、腳氣等症。

烏頭為散寒止痛要藥,既可祛經絡之寒,又可散臟腑之寒。然其有大毒,用之宜慎。《神農本草經》記載有祛逐邪氣的作用,被列為下品。《名醫別錄》記載“其消胸上痰,冷食不下,心腹冷疾,臍間痛,肩胛痛不可抑揚,目痛不可久視。”《藥xìng論》記載“其味苦辛、大熱、有大毒。”

“至於半夏,十八反認為,半夏能燥能潤,辛通氣,能化液,故潤燥;栝樓、貝母、白蘞、白芨均能化痰,開竅,清熱。烏頭辛熱有毒,能去寒溼,散風邪,助陽退yīn,其所以反半夏、栝樓、貝母、白蘞、白芨者,寒熱之xìng不同也。海藻大寒消腫毒,甘遂、芫花、大戟開瘀利水,下藥峻劑。如果與甘草同用,就會使上藥之毒xìng增加,故不能與甘草同用。諸參皆能補氣,芍藥能收能斂,細辛雖能宣散風邪,但又能補肝潤肺,主治咳嗽上氣,說明此藥能下行。

這幾味中藥和專司湧吐的藜蘆,自然是背道而馳的,當然不能在一起使用。可見,所謂相反,主要是藥xìng相反,醫者在處方配伍之時,應當儘量使藥物減少相互矛盾。”

“哎,看來中醫真的是博大jīng深,這些東西,一般人不花點時間,恐怕真的記不住,萬一忘記了,用了相反藥,那豈不危險了?看來中醫的危險xìng也是很高的啊!”林曉初聽了,頓時感嘆道。看來不是人們討厭中醫,是中醫太難學了呀,恐怕一般人聽這些,估計沒聽幾句就要打瞌睡了。

“其實不然。”龍世棟搖了搖頭道:“很多時候,任何事情都有兩面xìng,有時候你看似矛盾的,卻相反能起到相助的作用。這烏頭和半夏,中醫裡面經常用在一起。”

“用在一起?不都是劇毒的嗎?難道是以毒攻毒?”林曉初疑惑地道。

“中藥方劑大辭典中;含有十八反藥對的案例頗多;其中半夏配附子和半夏配烏頭的方劑最多。前人研究發現;各相反藥對的主治病症多不相同;其中烏頭配半夏以治療風寒溼痺及中風癱瘓的案例最多;。

已有研究雖然明確了各相反藥對各有自己獨特的功能與適應證;但大部分忽略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細節;即十八反藥對的破禁應用都是在複方中與其他藥並用的;並非單純藥對中的兩味藥;因此;雖有文獻指出十八反藥對不是絕對的禁忌;尤其是在宿疾、險症的治療方面。”

“險中求勝對吧?”林曉初眨了眨眼睛道。

“中醫講究辨證,辨證,即分析、辨認疾病的證候,是認識和診斷疾病的主要過程和方法。辨,即辨認,辨別,也就是分析。證,即證候,是機體在致病原因和條件作用下,機體與環境之間,臟腑、經絡、氣血津*液之間關係紊亂的綜合表現,所以,明確了某一證候,即是對疾病發展階段中的病因、病位、邪正鬥爭的強弱、yīn陽的偏盛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