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部分(3 / 4)

番,吐蕃人和蒙古人最多。吐蕃人分裂成很多部族,蒙古人則有一個汗統率。聽說當初西北插手西番事務,不動一兵一卒就讓吐蕃人自相攻殺,反對西北的吐蕃部族全部被消滅,現在都是親附西北的吐蕃領部。連最剽悍的康巴吐蕃也要與西北結盟。西番的蒙古人也與平虜侯聯姻,蒙古汗嫁了一個女兒給平虜侯做妾嘍。”

“這雷家老三膽子也太大了,蒙古人他也敢結親?”周氏說道。

孫若虛不以為然,“這是雙方都有所忌憚,故而握手言歡。只是一種策略上的運用,隨時都可能兵刃相向,流血五尺。但我聽說,這西番的顧始汗擁有不下五萬的精騎,他們居然如此忌憚西北嗎?”

“族長有所不知。據老朽看來,西北鐵騎的實力至少兩三倍於西番顧始汗,甚至還可能強於塞外吉囊汗的二十多萬精騎。”

“慢來,慢來,你這樣說,顯然西北是與吉囊汗的騎兵打過硬戰的了,否則無法比較彼此的實力。難道當初的塞外大戰是真有其事?不是雷家老三虛誇浮報?”

江南遠隔西北萬里,西北的訊息很少會傳到江南,即使是孫家這樣的較大家族,他們的注意力放在經營生意上比較多,與雷、顧、丁、風這些不同程度的涉入朝廷政局、地方政局的大家族有所不同,象西北發生的大事,傳到江南,即使是孫若虛聞聽起來,也是將信將疑,遠不如帝國四大家族的訊息靈通,準確及時。

“族長,這是真的。當時,西北騎兵主動出塞,與吉囊倉促集結的十萬蒙騎對峙。但雙方的中軍騎兵始終都按兵不動。在正面的騎兵廝殺中,雙方的騎兵傷亡相若,各有兩萬餘人。現在在賀蘭山口的大石壁上,還刻著戰事概述和所有戰死者的姓名。西北幕府每年都要派人去公祭呢。西北在這次大戰中佔的最大便宜,就是迂迴偷襲吉囊的後軍得手,幾乎全殲了蒙騎兩萬。最終迫使吉囊與西北秘密議和。”

“這一戰是誰統率指揮的?狄黑嗎?”在孫若虛的記憶裡,也就只能找出狄黑這麼一位西北統軍大將了。

“是雷家老三親自統率,純粹的以騎對騎。狄黑當時統兵在外,而且狄黑也不可能有權力統率雷家老三一手締造的嫡系軍團。”

“那個浪蕩子?怎麼可能?”周氏驚呼。

“大奶奶,可能我們都看走眼了,雷家老三其實是最會扮豬吃老虎的那一類人。”這名族老說道:“就老朽所見所聞,無論是平虜軍將士,還是守備僉兵,或者城鎮市井裡較常見的巡捕甲士、鐵血營騎士,對雷家老三那都是衷心崇敬,絕非勉強。雷家老三若無本事,光靠籠絡人心,是絕做不到這一地步的。

老朽沒想通的是,陝西、四川、雲南,西北四鎮,都已入西北幕府之手,這已然形成一千多年前強秦席捲天下之勢,為何仍然有人對西北心存輕視?且現在的朝廷居然對此不聞不問,任由西北坐大?”

孫若虛笑道:“世易時移,形勢不同啊。千多年前的強秦席捲之勢,即使今時重現又能如何?怎麼也不如戰國時的巨大價值了。方今帝國,形勢之重,一在京師幽燕,一在富庶東南。西北、西南在帝國之中,還能佔得幾分分量?陝西之貧瘠,天下皆知;四川,強秦之世號稱天府,如今一省之賦稅不過與東南的一個府相當。你能讓人不輕視西北嗎?很難。若不是聽你說了不少在西北耳聞目睹的事兒,小弟都不免仍帶三分輕視之意。

另外,小弟隱隱聽人說起雷家老三,非常積極的介入京師政爭,與內廷太監來往密切,本來還不深信。你這一問,朝廷的不聞不問就很正常了。”孫若虛的意思是有內廷集團給雷瑾撐腰呢,自然沒事了。

孫若虛雖然見識過人,但這次還是把京師裡波詭雲譎的政爭想得太簡單了,畢竟雷瑾的利益與內廷集團的利益還是大有分別的,雷瑾除了謀求將朝廷對西北的壓力減弱到最小之外,他自然還有許多利益需要攫取,‘雪隼堂’在京師的秘密行動,有許多要避開任何人的耳目,包括內廷太監們的耳目。

‘雪隼堂’對外朝文官的分化、瓦解,也使得朝廷上積聚不起足夠多的聲音來針對雷瑾,雷瑾的西北,並不是只靠內廷集團在京師裡撐腰。

何況,中原的白衣軍、橫天軍縱橫四出,更為朝廷所關注,西北、西南這樣的邊陲,能算個什麼?科道諫官們更熱衷在熱門事件上舞文弄墨,對西北也就是三不五時的,彈劾一下平虜侯就算了事。

孫若虛感嘆一聲,“當初要是早早將雨晴嫁了給雷家老三,就沒有現在這些事了。悔不當初啊。你那個表妹,實在可惡。雨晴,好好的一個大家閨秀,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