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建地窖的工藝還挺成熟,多做一個地下室毫無問題。他最關心的還是豬圈,現在他還想給自家的那七隻都已經長大了的長毛兔蓋一個三層的窩。節約地方,又能擴大養殖面積。他想在兔子下崽之後拿小長毛兔去集市,試試當寵物賣的銷路。
一轉眼春忙已經結束了,老朱家的翻蓋計劃也已經到了規劃階段。當然設計人是小陽同志。
只是計劃不如變化快,邊上那戶時常沒有人的李姓鄰居突然說要賣宅院。這一訊息讓全村人都有了一個新的飯後話題。
老朱家東邊這戶人家姓李,住的是一對不到五十歲的夫妻。四十六七歲放到現在那是中年人,可是在古代的農村就已經看起來跟老人差不多了。當然這不是重點,重點是這戶人家並不是坐地戶,是在二爺爺去世之後不久搬來的。原來的那戶牛姓人家為啥把房子賣了,朱海沒有打聽過。反正只是知道這戶姓李的人家是什麼有錢人家的旁枝什麼的,不知道為啥到了牛莊買房子置了地。結果因為這兩夫妻一年沒在家兩三個月,所以田地荒了一年半,最後田被官府收了回去。
誰都知道這兩口子不靠種地賺錢,而且跟鄉親們見面的次數有限,所以小陽只是聽過其名,卻從來未見其人。沒想到第一次跟鄰居見面,就是為了房子的事。
說起來這件事也不是直接落到老朱家的。雖然是鄰居,但是這位咱們姑且稱為李大叔的人還是先去找的牛大戶。畢竟雖然村兒里人都知道朱海能賺錢,卻都沒想過他能買得起一戶房產。
到了老牛家,談房子事的人自然是被急招回家的牛大千。不過牛大千對這個宅子並沒有多大興趣,加上之前聽朱海說過想要在今年翻新房子跟小陽成親,也聽小陽唸叨過想多蓋豬圈擴大養豬面積。所以牛大千當時一下就想到了朱海和小陽這小兩口。
在這裡,買房子比置地要重要得多。因為只有宅基地是可以買永久地契的,尤其是這種從個人手裡買賣的房產在鄉下並不多見。除非這家人日子是在過不下去了才會賣掉祖產,否則就算是搬到省城乃至於京城去住的,這老宅子也是要留下來的,即便荒廢掉。
像李大叔這樣的情況可謂是可遇不可求的。所以當朱海聽到牛大千詢問自己買不買隔壁宅院的時候,他一時間還沒有反應過來。
在他的腦海裡,自己已經有房子有地有媳婦兒有賺錢的手藝了。生活很完滿很美好很幸福。對於再買房子買地這回事是從來沒有想過的。最多就是幻想一下將來農閒的時候就跟小陽去城裡做點兒小買賣。以至於眼前這個餡餅掉下來,他已經不知道是好是壞了。
說好,當然是好。他相信以自己的存款買下隔壁的宅院絕對沒有問題,但是所剩就不會太多了。他不是想跟小陽分裡外,但是小陽從來到這裡之後賺的將近八十多兩他一點兒都不想動。當然買那個宅子也不需要動。到時候自己可以讓媳婦兒住更大的房子,有更多的地方可以種他喜歡的新鮮家鄉菜,也可以養更多的豬賺更多的錢。怎麼琢磨這都是意見好事。
但相對的,壞處就是這麼大手筆肯定招村兒裡有些人的背地念叨。樹大招風,他從來都不希望這樣。過日子消消停停,鄰里鄉親和和氣氣才是他的做人之道。
只是老話說得好。過了這個村兒可就沒有這個店兒了。這麼大的機會可不是年年都有的。所以他決定跟小陽商議商議再決定買是不買。
小陽的想法跟朱海差不多。所以結果就是沒有結果,兩個人完全沒有準主意了。之後就是趕緊招來王二寶兩口子前來參與意見。
二寶的意見是一個字:“買!”絕對沒有二話。然後就是木木果然沒有說出第二句話
其實關於這個宅子的事,小陽和大壯在內心深處都是想要買的。擔心的就是村兒裡萬一有人將來眼紅出是非。尤其是村兒里人都知道小陽是朱海撿回來的,到時候誰在造點兒謠言啥的就鬧心了。但利益神馬的還是佔了大頭,有了二寶兄的話,他們倆就有了底氣。就在小陽拍板定下買,管將來那些愛嚼舌頭根子的人去死之時,耳邊傳來了敲門聲。
來人是牛金成和田靖巖。這讓小陽和朱海有些意外。將兩個人讓進屋之後,田靖巖開門見山:“上午牛大哥把你們隔壁要賣宅子的事告訴我了我們,他建議朱老弟和小陽兄弟買,不知道你們商量的如何了?”
朱海沒有回答,而是先問了一句:“那不知道田大哥有啥想法?”
這一次是牛金成開了口:“我們來是想聽聽你們的意見。如果你們想買的話,差多少錢我這裡有,可以先借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