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霍青玉是一家飽全家飽,每天早上熬一小鍋粥或者下一小鍋面,足夠她吃一天。
霍青玉蹲在小爐子邊,隨手將木盆擱下,木盆裡放著一隻空的玻璃杯,一塊香皂,一盒青鹽,一條棉帕。
小爐子上陶製的石銚壺,水還是溫熱。她捏起壺柄往空的玻璃杯裡注了半杯水,開始手沾粗粒的青鹽洗牙。。。
這古朝代託太高祖劉禪的福,牙膏牙刷早已“發明”出來,但是他發明出來的牙膏牙刷肥皂等等許多東西沒一樣是便宜貨,一般平民百姓根本就消費不起。
光是這一隻玻璃杯和一塊半掌大的茉莉花香皂,就花去她一百枚銅板。她是用一次就肉痛一次。
停泊在她船邊,幾乎與她船身靠一起的一條船艙裡走出一個打著哈欠的年輕女子,那女子一出船艙,就看見蹲在船尾洗漱的霍青玉,招呼道; “青玉妹子,今兒個起得真早。”
這年輕女子,二十六歲,名叫孔二孃,人稱二娘子。二娘子身高體瘦,皮質偏黑,長的濃眉大眼,很有英氣。二娘子家裡人口簡單,只有老父老母和一姐姐。她家住樊城縣偏遠的孔家村,家裡只有兩畝薄田。姐姐孔大娘早年嫁到襄陽城的下縣安家村,逢年過節才回孃家一次。家裡沒男丁,村裡個沒爹孃的小夥子孔家才經人介紹拉線自願入贅到她家。小夫妻兩婚後七年育有一子一女。
為了生計,兩個年幼的孩子留在家裡給爹孃帶,他們夫妻倆兩年前跑到這雀兒碼頭買了一條船幹起了載客拉貨的活計。
這些都是孔二孃自己這兩天陸續說的,至於是真是假,霍青玉是不會在意也不會多問,她自己道給孔二孃的身世都不是真的,那會吃飽了撐著多嘴多舌。
可以說,孔二孃與她一樣,是這雀兒碼頭討生活的船孃中稀少的不做特殊行業的一類人。
孔二孃的丈夫孔家才,比身高達到一米七高的孔二孃矮了半個多頭。他長的又矮又壯又黑,其貌不揚。站在孔二孃的身邊,一直是悶聲不響的,孔二孃說一,他不敢說二,孔二孃叫他幹嘛就幹嘛,名副其實的一個妻奴。
開始幾天,孔二孃對著新面孔的霍青玉,神態舉止都是一副鄙視的態度。後來幾天,見霍青玉與她一樣,只是單純的載客,並不似她所想的那樣如大多數的船孃一般特地來這雀兒碼頭操皮肉生意,漸漸地對她親近起來,話兒也多了幾分。一口一個青玉妹子一天比一天叫得熟,直要霍青玉叫她二娘子,不要霍青玉叫她什麼孔家嬸子孔大姐,說是叫嬸子和大姐都把她給叫老了。
霍青玉以旁觀者的角度看,她覺得這個孔二孃很有趣。一邊瞧不起那些出賣皮肉的同行,一邊卻又同她們打交道,偶爾幫幫那些船孃和雀村女子的小忙跑個腿捎個小東西什麼的,順帶著自己得利,載客送客獲取渡費。有時候她甚至把一些聞名而來第一次到雀村的客人,推銷給自己認識的兩個暗地裡做皮肉生意的船孃或是雀村裡的幾個私娼,以此撈取兩邊的小費。
她的丈夫,孔家才,人稱;孔家的,孔家的每天晨昏之際便到雀村裡販賣各種零食小吃,若有客需要坐船,他便引那些歸去的嫖客去坐孔二孃的船,為他家娘子多賺些渡資費。
聽得孔二孃的招呼聲,剛用肥皂洗完臉的霍青玉,抬起一張白嫩嫩的秀麗小臉,笑道“二娘子你也起得早啊!”
孔二孃揚起手裡雕花的紅木梳篦,邊順著自己的長髮,邊閒聊著起了話頭;“青玉妹子,你昨兒個生意可好,賺了多少銅板兒?
霍青玉皺著一張小臉,一把端起木盆,將木盆裡的洗臉水倒進江水裡,嘆氣道“別談了,我昨晚倒黴,只接了一趟生意,那客人喝的醉醺醺的,扔了一個銅板就走了。”
孔二孃“嗤”的一下笑出來,問道“那個醉醺醺的客人,是不是年約三十上下,窄臉圓身,穿著一身暗段紅的短褂衣?”
霍青玉“咦”了一聲,睜大眼叫道;“二娘子,你怎麼看見的?我記得那時你人不在,去送客了。”
孔二孃甩了甩髮,換一肩頭繼續梳髮,白了她一眼,道“幸好我沒看見,早走人了。你昨晚是夠倒黴,遇上了丁大同。這個丁大同外號“一銅板”,是衙班頭丁老頭的親侄子。丁大同是官碼頭驛站內的一名小小的驛丞小史。他天性吝嗇,貪杯好色好賭,仗著丁老頭的勢,來這雀兒碼頭,不論是喝花酒還是夜渡船,統統掏一個銅板的資費。。。”
孔二孃頓了頓,突地轉頭,扯著嗓子對著船艙一聲吼,“死鬼,還睡,還不起來,快將我的珍珠釵遞來給我。”
幾乎是在她吼完的一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