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心,自然有仇報仇有怨抱怨,可那種事若是換了她處在安寧伯夫人的立場上。該如何抉擇,也未可知呢。
畢竟,安寧伯夫人那時候所要面對的是皇上,九五之尊的盛朝之主。
而她並不只有崔成楷一個兒子,羅氏對她來說,也只是一個沒有生孫子的兒媳。
安寧伯府崔家人口繁多,枝枝節節,茂盛極了,全部都居住在安寧伯府中。
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若是當時安寧伯夫人沒有順了皇上的意,後果也不知道會怎樣。
她冒不起這個風險,所以自然而然會將羅氏推出去。
可是老太君唾棄的是,若是別人做了這樣的虧心事,心裡不知道該多愧疚難過。
可安寧伯夫人卻過得如此坦然,不只沒有絲毫虧欠後悔,還要對羅氏頗有微詞,甚至還曾在公眾場合後悔當初迎了羅氏入門。
就算是對她的親孫女兒,安寧伯夫人的表現也令人齒冷寒心。
所以,老太君聽說安寧伯夫人被崔翎嚇得不輕,倒沒有說她什麼,只是瞅了她一眼,“你這孩子啊”
她心裡真正想說的話,是崔翎這孩子可當真是命苦。
幼年就失去母親,父親總是逃避她,崔家也沒有一個真心對她好的人。
可就是在這樣惡劣的生存環境之下,這孩子仍然茁壯成長,長成一個開朗活潑心地善良還心靈手巧的女子,這當真是上天眷顧了。
崔翎以為老太君是在沉思接下來該怎麼做,連忙說道,“假若孫媳婦所料不差的話,這件事應該差不離,到時候等我進了清晨山,一定找個機會和怡寧師太面談。”
她壓低聲音說道,“雖然怡寧師太多半是個西貝禪尼,可她在皇室卻頗有威嚴呢。當初是皇上和姜皇后一手將她抬起來的,她若是說句什麼話,想來姜皇后也不好駁斥。”
否則,豈不是親口否認了自己的選擇嗎?
崔翎覺得這件事多半能成,而現在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