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3 / 4)

,一點兒也不覺得累,還時不時的跟小姨說話,叫她扶好默北,小心被摔著孩子了,趁機和小姨說話。

表演者穿著民俗服裝,臉上洋溢著熱情的笑意,快樂的扭著。

整整三個小時的表演,讓他們看得大呼過癮。這個時候的表演大都是即興的,原汁原味的,很有民間特色,沒有經過雕琢的。

樑子他們元宵節卻忙得腳不沾地,四處的兜售貨物,見縫插針。

鬧完元宵,吃過元宵後,晚上孩子們在點上紙燈籠,這個年就算過完了。大人們開始了新的一年的工作。老爸回到市裡跟著建築隊上京城去了,蓋大樓。老媽手續辦理的很快,過完年就到姥姥家隔壁的文教局上班了。該上課的上課,姥姥也開始她的蒸饅頭,日子忙碌而充實。

方默北在拿到小提琴前,林老爺子已經開始教她小蝌蚪了(五線譜),過了元宵節後練習用地小提琴也終於送到了,而她也開始了正是的學習生涯。天賦就是天賦,比起默北認字來,識譜的能力,那可真是天差地別,林老爺子整天笑呵呵的,又撿到一個寶。

這不剛過完年事情辦妥後大誠子就跑來了,把鄉下發生的事告訴了方默南他們。整個鄉下都高興的不得了,縣裡專門撥款統籌安排,買的上好的塑膠薄膜,費用縣裡先行墊付,收穫時扣除就行。至於和郝偉賢訂的只是草簽的合同,履行日期直到蔬菜大量上市時。這樣也不用大誠子他們自己費勁兒的弄玉米杆兒,有了大把的時間,閒得慌這不就急忙忙的跑來了。

來的正好,方默南正想著存摺上的錢怎麼花出去,怎樣讓利益最大化,又花的有意義。人賺錢難,錢生錢容易。錢放在銀行生利息,那簡直是慘不忍睹啊!

這段時間商店的銷售,方默南的存摺又鼓了起來,而且以前在農場幹過,知道飼料的配方,主料基本上都是,玉米、麥麩皮、豆餅(粕)、棉仁粕、花生餅等等,根據需要配比。她沒有選用骨粉,而是用蚯蚓代替。擺弄一個飼料廠應該可以,親戚還可以搞些副業——養殖業。

方默南把自己完整的計劃書又遞給了林老爺子,禽、蛋、肉生活的必需品。

林老爺子道:“南南,這菜籃子計劃的另一半吧!這想法好是好,但這做買賣最不好整的其實就是親戚之間的合作,七股主事八股當家,沒有個穩定的章程。成了最容易遭到這分利不勻的問題,為兩毛半錢弄得親戚不親戚的。敗了也是你怨他、他怨你的,整得好好的親戚到最後比仇人還不如。如此這般的事情實在是屢見不鮮。”

姥姥本來也很高興,能讓鄉下的親戚致富多好的事,可一聽到老爺子的話,也猶豫起來,“親兄弟明算賬,這要弄不好,可真成仇人,還得好好合計一下。”

“大妹子,你多心了,你家南南肯定還有後招。”林老爺子笑著道。

“呵呵知我者幹爺爺。”方默南又拿出股份制,按照參股多少決定在生產經營中的話語權。制定嚴謹的工資和獎罰制度,就算是參與經營的眾人也同樣參照同工種就業人員發予月工資、實行獎罰。諸如涉及到店裡發展方向之類的重大決議,須有股東代表共同召開會議研討投票表決

洋洋灑灑數千字,把想象中要遭遇的難題一一終結在萌芽狀態。

“這樣的話,南南你太吃虧了,大誠子他們可拿不出這麼錢。”林老爺子說道,以現有農村的條件,這錢簡直是天文數字。

“這個我還真沒想過,不過吃虧就是福。”方默南說道。

“這虧咱也得吃在明處。”林老爺子心中有了計較,正好大誠子來了。

當林老爺子把他們商量過程中的難題丟擲來後,“不會,不會,哪能為了一點兒利益就反目成仇了。”大誠子聽完計劃,本來滿心高興,可惜林老爺子的一盆冷水澆得他透心涼。“上次一起去省城賣菜不是挺好的嗎?”

林老爺子使了個眼色給方默南,‘看看被你畫的大餅,給刺激的。’“那錢少,大誠子你要知道,這飼料廠的利潤可不是千兒八百,就連我都難以估計它的前景和利潤。畢竟財帛動人心啊!”

大誠子激動的站起來,搓著手,眼巴巴的看著林老爺子他們。

姥姥說道:“大誠子你還是好好想想。”

大誠子本指望姥姥添話,幫忙,誰知道說了些洩氣的話,垂頭喪氣的。

林老爺子又成了老師,開始給大誠子普及股份制,方默南索性大方點兒,只佔了三成股份,餘下的大誠子拿回村裡分去。

形成了文字協議後,可以說是皆大歡喜,大誠子也知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