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等卡位,別具匠心。為了添上文人的清雅,室內牆壁更掛上名人字畫、詩詞對聯,尤其是七彩玻屏風上刻有詩畫,供茶客欣賞。
“我定了位子,想著要真正的瞭解這裡的生活,大廳不介意吧!”嚴廣興側頭說道,以他對方默南僅有的瞭解。選擇大廳不會錯的。
“大廳敞亮。”方默南笑道,“更能觀察人生百態。”
喝早茶,在這裡是生活中最為平常的事情。不管哪一天。酒店、茶樓裡凡是有早茶供應的地方,就會客堂滿座,嘈聲滿堂。坐在周圍,如果想要說點悄悄話,一定是沒有辦法可以聽到的。
羊城人喝早茶。要分為幾個波段,不管幾個波段,年輕人非常的少,他們一般不會到這裡來用餐。他們更樂意追求他們所謂的時髦新潮的“洋玩意兒”。還要再過些年,厭倦了洋玩意兒的年輕人們才會“返璞歸真”,重新對國內傳統手藝產生濃厚興趣。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所謂風水輪流轉,大抵如此。所謂潮流本來就是在不停的打轉,從一個圈子跳到另一個圈子。
方默南他們進來的時候。正好趕上第一波有的老人離開,有的喝完早茶,繼續聊天。
這些老人大多他們退休了。鍛鍊身體結束,幾個老人家就湊在一起去喝茶。他們簡單的很不講究的點上的都是價格實惠、雷打不動的一盅兩件。所謂“一盅二件”,一盅指茶。二件指點心。且是一壺最便宜的:“普洱”或者“烏龍茶”偶爾也有點上一份“炒河粉”,或者再增加一份“叉燒包”。幾個老人家一起吃。也算是一頓早餐吧。
他們可以坐上一二個小時。盡談些家常事。“什麼小菜的價格了”,“什麼家裡的媳婦怎麼樣了,”“什麼這家人家長短了,那家人家的閒事了”等等。他們的主要話題都是家常便飯的一些瑣事。
大廳裡有座位,方默南他們坐在靠窗的地方,正好對整個大廳一目瞭然。
方默南他們剛剛落座,服務員前來請他們點茶和糕點。
嚴廣興是張口就來,“豬腦魚羹、五彩鮮蝦仁、姜蔥炒肉蟹、西湖菊花魚、手撕鹽焗雞、片皮掛爐鴨、碧綠蝦筒、鳳果酥蝦、琵琶蝦扇,還有蟹黃燒賣、香酥蛋撻、紅燒雞鮑翅、薄皮鮮蝦餃。”都是這裡招牌菜。“茶,上好茶,烏龍茶、鐵觀音。記住泡茶的水必須是白雲山九龍泉的水。”
“好的,請稍等。”服務員儘管心裡訝異,依然笑著退下。這座茶客顯然懂行,而且能吃,點的可真多。
“這水有什麼講究。”方默南挑眉問道。
服務員先上來茶水,為方默南他們一一斟好。嚴廣興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水順著食道進入胃裡,感覺渾身細胞都舒坦了許多,“好茶還需好水沏泡。陶陶居初創時,僱用十多名小和尚專門去白雲山九龍泉挑水烹茶。小和尚每天凌晨開始工作,行走路線、在何處歇息,都比較固定,其水桶加蓋,蓋上加鎖。騎縫處貼著“九龍泉”水砂紙條,擔子插小旗,招搖過市,吸引路人注意。
陶陶居備有大缸儲水,大廳的茶位每位五仙,小廳每位1。5毫。在小廳門口旁放著一個已點燃的紅泥小火爐,旁邊用竹籬擱著燒起來無雜色無味的半截欖核作炭,瓦茶煲內沸騰著九龍泉水,專人侍候在側,相當講究。”
“呵呵廣而告之。”方默南笑著道,不要小看了古人的智慧。
很快嚴廣興點的菜一一上來,嚴廣興招呼著方默南他們,“都是自己人別客氣。”
方默南和常久春自是不會客氣,燕窩酥皮蛋撻,幾層金黃酥脆的蛋撻殼內盛著嫩黃色、絲絲通透的燕窩,甫見之下已叫人食慾大動,更不用說入口以後燕窩的甜蜜柔軟與酥皮的粉香酥脆完美結合,美味得讓人慾罷不能。
早茶必備腸粉。它是將米漿置於特製的多層蒸籠中或布上逐張蒸成薄皮,分別放上肉類、魚片、蝦仁等,蒸熟捲成長條,剪斷上碟。最出名的腸粉是豉油皇牛肉腸用牛肉加上冬菇、薑汁等做餡,配生油、豬油、生抽、味精等醬汁佐料,與腸粉淺淺的浸著,不單好看,吃起來薄韌香滑,口感相當好。
方默南在茶樓的早茶大廳裡,看著別人一邊休閒吃喝,一邊聽著別人細細的交談,說都是家長裡短,雞毛蒜皮的小事,他們要麼分享一下心中的喜悅,要麼哭訴一下心中的煩悶。
在不知不覺中茶足飯飽,這樣的早茶顯得格外閒適,是當地生活的一景。
方默南打量了一下,多數都是全家老小圍坐一桌,當做早餐的,無拘無束,享受天倫之樂。有的則以此消閒。消閒族大多為街坊退休老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