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部分(3 / 4)

小說:重生-深宮嫡女 作者:月寒

進去,被長平王阻止了,說那樣就失了天然意趣。

如瑾就笑話他,“那池子本來就不是天然,種點花草便是天然意趣了?要天然,不如直接住山裡去。”

長平王歪靠在涼榻上自己甩扇子,“我倒願意進山,奈何身不由己,鑿個池子自欺欺人一下還要被你笑話,何其命苦。”

如瑾轉過頭不理他,對著敞開的長窗看那半乾的池子。烈日之下,荷葉芙蓉都是無精打采,滿池子亂遊的紅鯉也不知躲到哪裡避暑去了,看得人也意興闌珊。

屋前敞軒裡有樂女演奏,忽高忽低的絲竹聲伴著風吹楊柳的嘩啦啦傳進窗內,倒還能讓人打起一些精神。小內侍端了藥進屋,長平王只讓放在桌上,藥涼了也不見喝一口。他中暑快要半個月了,自從那日從藍府回來後,他就再也沒出過門,隔三差五弄個御醫進來,府裡整日瀰漫著湯藥味。

可是熬好了他又不按時喝,如瑾有一次還親眼看見他將藥倒在花盆裡,就忍不住嘀咕,“怪道人說王爺自來身體不好,病了不喝藥,能好才怪。”

長平王卻說,“我身子不好才能躲懶,不然哪來的工夫在家喝酒聽曲。跟六哥似的,今日幫這,明日幫那,累死累活還招人忌憚,何苦來。”

也不知是誰說要稱孤稱朕的,難道在家裡坐著,皇位就能從天而降?如瑾不跟他掰扯這個,只當什麼都沒聽見。對於爭儲這種事她還是覺得兇險,而不上進卻又有後顧之憂,到底該如何她一時拿不定主意,所以不勸他,也不阻他,暫且看著。

天氣乾旱,京畿一帶的田莊上全靠引水澆灌,只能保住往年收成的兩三成。西北和江北卻是真的沒了收成,聽說土地旱得都裂成了道道龜紋,莊戶人家過不下去,許多人往旁邊的村鎮去討食,然而旁邊的村鎮也不見得有存糧,逃荒躲災的人群就越來越大,西北幾府出現了大量流民,江北還有小規模的暴。動。所以,永安王奉旨出京,協辦賑災去了。

本來這次皇帝也打算讓六七兩王同去,但長平王因為中暑在家養病,這趟真是躲了個清閒。

用他的話說:“天熱得出去轉一圈就能烤熟,鬧旱的地方更甚,本王去湊那個熱鬧作什麼。”

要不是京裡最近才傳出西北江北大旱的訊息,永安王也是臨時受命匆匆出京,如瑾真要懷疑家裡這位那天出去跑馬是故意的,就為了中暑躲事。

“王爺身為皇家貴胄,怎麼看百姓受災一點不上心,不說想法子幫襯賑災,還要在家說風涼話,這一旦傳出去,不知道要被多少人口誅筆伐。”這樣的話,全府裡估計也就如瑾敢說。

長平王笑笑:“我在你跟前唸叨幾句,你會把話傳出去?”

如瑾揚臉,“王爺怎知我沒有大義公心。”

“有沒有公心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你有過分的小心,最怕惹禍上身了。”

如瑾揚起的臉,就在他笑意深深的注視下慢慢落了下去。她的確沒膽子更沒必要和立場讓人討伐長平王,給他找事,不就等於給自己找事。

至於大義公心,長平王對此解釋的更沒顧忌,“督辦賑災這等事,派幾個御史出去比派皇子有成效得多,六哥出去掙名聲,我就不搶風頭了。大義麼,公心麼?倘若甘願出去被太陽烤、跟著災民喝亂燉野菜湯、抱著奄奄一息的飢兒落淚就是愛民如子,那為官也太容易了些。士子們還念什麼書,考什麼科舉,踐行什麼實政,去戲班裡學幾天唱唸做打還更有用。”

這人嘴巴真壞。

如瑾忍俊不禁,“王爺整日喝酒聽曲不讀書,也知道公孫縣伶?”

公孫縣伶是陳朝仁宗年間的一方縣令,治下大旱,他親自帶著胥吏們走遍了每一個村落城鎮,慰問放糧,與災民同吃同住,穿著打補丁的衣服對著旱死的莊稼放聲大哭。一時間賢名遠揚,御史報了上去,皇帝親自手書“愛民如子”四字賜下,彰為全天下楷模。第二年,公孫越級擢升為省府布政使,赴任途中卻被強盜劫了,聞訊趕來的官兵去追匪,不慎剿回白銀八萬兩,金珠古玩兩大車,世人這才發現愛民如子的公孫縣令其實是個刮地皮。後來好事者諷其做戲本事爐火純青,能羞死所有名伶,自此公孫縣令就被人戲稱為“縣伶”。如瑾是在一本逸聞雜談上看見的這個故事,聽長平王口中言語,句句說的都是公孫賑災的舉動,便知道他也曉得這典故。

“誰說本王不讀書?”長平王用力揮著扇子扇風,扇骨打在胸前啪啪作響,斜睨如瑾,“倒是你,女工手藝搬不上臺面,卻有時間讀史。”

扯上她的手工做什麼?如瑾暗暗羞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