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部分(3 / 4)

小說:淥水依荷起微瀾 作者:雙曲線

曾料到,那位始終是野心未絕,只待效仿各地藩王積蓄力量,便可另尋當山再起之法!

以他所見,輔佐年幼登基的先帝十六載。不過一時不察酒後失言而已,單是依據自己平日的忠心耿耿,又怎會行出那叛君之舉,斷是不能夠的!然,那位卻是緊咬不放,絲毫不念及多年兄弟情分,只一味的逼迫自己,不得不遠去那破落之地,再無回還之期。

他一代名臣又怎會甘心,就此斷了權勢之想!既然不讓我做這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攝政王,那就休怪我翻臉無情,奪了你子嗣的帝王寶座。登上這至高無上的人間極位!

此番藉著秋收運糧之名,已是有多股人馬彙集京畿各地,只等主公一聲令下,便可伺機舉事,先攻陷一處城池駐守便好。本已蓄養多日。又得了各地藩王蠢蠢欲動的訊息無數;再添上田家那位老臣也是有恃無恐,頗有必勝之心,自己一方趁亂而行,定是打他個措手不及!

到時候,朝廷的軍士只怕是疲於奔命,再無暇顧及京畿各地。如此一來。自家便可坐收那漁翁之利,待等轉回頭,再來將一杆人等團團圍困京內。便可萬無一失,只等黃袍加身便好!

只是,他謀劃的圍困之勢,對於其餘幾家而言,也未必不曾思慮過。畢竟早有所圖,又怎會不好好謀劃一番。若是其餘幾方得知。這位久已未再露面的賢郡王,欲藉機篡奪了帝位,卻不知眾人又會如何作想?

藩王聯盟自前次寶鈔事件意外被破之後,已是搖搖欲墜,不得不重新整裝,各自另覓他法。而田家那方也已是蓄力已久,除了之前並無太多兵馬可用外,單已財力而論,卻是穩居眾勢力之首。再觀東宮太子一方,不免弱勢凸顯。

手中是既無多少兵馬可控,朝中文臣傾向自己一方的也不過勉強佔四成而已,雖有重臣幾位,終是抵不過異母兄弟那方人多勢眾!何況父皇一慣的放任自流,與他而言也是變數頗多,只是不明若有意暗助六弟取而代之,又何苦這般拖沓?

或許正如外祖所言,聖上當年登基之時,多番藉助他家之力方才保得這華姓社稷。此刻若無端將其廢除,另立他人,只怕是難敵悠悠眾口,更是有背當年之誓。

置於是何誓言,外祖卻是三緘其口,不曾有半點透露之意,想來其中也確有需避諱一二之處的。眼下思來,唯可獨佔的優勢所在,便是這名正言順的嫡子身份。再論其餘,恐是。

然而就在東宮眾人,愁眉不展之際,京畿密報已是連夜送抵。

“什麼?你說的可是實情!”

“末將不敢,半句虛言全無。五城兵馬司已是有所動靜,置於旁的末將是萬不敢貿然打探一二,隸屬兵部管轄之事,若被萬歲得知,可怎生了得?”報完此樁要緊之事,忙是拱手退了出去。

返身再往書房去,已是轉了幾個念頭。若說三十餘載前,自請回到封地的賢郡王,或是遠不及告老之年。其中必有隱情左右此時,只不過時隔已久,只怕親歷當年這樁的朝中老臣,也已所剩無幾。又何來那知曉實情之人,必是十不存一咯!

再觀那位已近古稀之歲的賢郡王,卻又為何趁亂擅離封地,想必也是為眼下多變的時局而來;亦或者是受人所託,遊說君王而來直到那旁宮人換了新茶上來,才轉而驚醒道:“即便如此,眼下的形勢與我而言,亦是再無可變之處!”

轉而想及外祖此前所提,已然定了定神,輕笑一聲:“果然還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必是已看清了其中端倪所在,才直言明示與我這局中之人!”

且說同樣得到零星訊息的田家那方,卻不能這般安逸。先前欲借朝中黨爭之利,又取巧諸藩王之亂,想就此替代元后所出的那位,如今正當要緊關頭,卻再添如此一位久未露面的先帝異母兄長,不禁令人是百思不得其解?

“遙想當年,這位可是輔佐先帝整整十六個年頭。不提旁的,單是守護未滿八歲的幼弟,對於年方不過十七的賢郡王而言,又豈非是那容易之事。”

這旁黃姓謀士話音剛落,那頭已有人介面繼續道:“正是基於當初這位的輔佐之功,先帝才在諸事平息後,百般挽留與他,只是礙於這位心意已絕,推辭再三後方得順利上路,迴轉封地而去。”

座下眾位幕僚無不頻頻頷首,認同非常。本已時隔久長,又是皇家秘辛,朝中重臣尚不得人人獲悉,與這等外間之人而言,更是無從知曉其中真相。

更何況,先帝的刻意為之,才使得當年也曾風光無二的攝政王在離去之後,同樣是口碑依舊。如若被外間獲悉,這位當年匆匆迴轉封地的實情又是如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