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部分(2 / 4)

小說:淥水依荷起微瀾 作者:雙曲線

的盧臨淵而言,的確可說是受益匪淺!畢竟這位多年的耳聞目染,已是可與普通的官員比肩一二,更何況這普通的官員還是留京任職的,與他所去之處更顯頗為及時。

“不過是或明或暗的指點一二,兩府的經營之道,以我夫妻二人而言,卻是不難的。今日想來,舊年那勸桑一事,便可算是其中一件咯!想必眼下在戶部任職,也是頗為有利的。”

忙是頷首接言道:“轉了那股份與舅父家的表姐,也可算是另一樁,想必兩、三單之後,定是深信不疑,這轉手貿易一事,的確是小本買賣的利器所在。”

說罷,更不忘抬手指了指正屋的方向:“太太想是已經獲悉一二了,若是不然,前日早間便不會與我說出那番話來。”

想到當日娘子口中所提,不禁也是微微點頭。原先只道是僥倖而已的太太王氏,想必也在孃家大嫂得知了隨後幾次的收益情形,才會有此一提。

盧府雖已是小有家資,但就眼下長子盧臨巖再步入仕途,只怕又將一處花錢的所在。單是平日裡的人情往來一項,已是頗為令人叫苦不迭,即便大房那位奶奶本在經營之上,已算是有些天賦,卻還從未獨當一面過,實屬是紙上談兵罷了。

自是比不得,二房夫妻倆早有過付諸實際之用,來得穩健。更有一項,也是其無法比擬之處,那便是經營手中財物的自由,也是有限的很。畢竟,早在入京之前,二房便已是排布妥了京畿那處所在,更有淥水山莊這一穩固的進項之源,即便拿盧府位於毅州的一眾鋪面作比,想來也是差得不多。

暗中置辦產業,當初只是為了避兄弟間隙,此刻想來卻也是靈活機動的很。若由府中所出,必定是再三過問,這一筆銀兩到底去向如何?又是交於何人之手,可是妥當?諸般種種定是避無可避,不勝其擾。

有此可見,當初有意瞞下此事,確實是明智之舉,更能省下諸多解釋,怎不是好事一樁!夫妻倆有了定奪之後,自當著手尋找眼下可供盧府再添進項的所在,也在為日後接濟葉家一門,多積蓄一份可用之力!

畢竟此等之事,也不是一朝一夕之間便可學會的,漫說他夫妻二人敢誇口一二,即便是那經商多年的程記東家,也未必敢拍著胸脯堅定保證,但凡他經手的生意便可一切順利。

然而就在這夫妻二人,對坐商議定往後的諸般打算時,府外另有一場突如其來的急風暴雨,已在昔日那位,被先帝逼離了京畿之外的賢郡王的醞釀之中!

藉此諸蕃王亂象頻生之際,欲東山再起的那位皇室宗親,便是他昔日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攝政王,先帝同父異母的二哥賢郡王。為何如今被連降了數等,只得這郡王頭銜,便是緣於其當年深藏心中的野心所致。

只是顧及多年兄弟情分,又念及年幼之時的輔佐之功,才未能徹底費其宗親身份,還另闢了一處京畿之外的封地與他,一時間卻讓不曉內情之人,頗感震驚!

也正是如此,才使得先帝一直是鬱積在胸,終不過剛滿而立之年已是駕鶴西去!

☆、第一百五十九章 局中之人(上)

反觀那位被逼遠離京畿之外的賢郡王,倒是悠然自得的很淥水依荷起微瀾!不但是一再擴建山莊,更是將周遭的土地全都圈入了自己名下。仗著先帝的那份念舊感懷,雖不敢大刀闊斧強佔下來,但頻頻動用其郡王的頭銜,收斂四方豐饒的田產,還是頗有餘力。

試問出自京城的皇親貴胄,想要已市價買下你一介平民手中的田畝,可敢不從?怕是想著未曾被壓價賤賣,已是萬幸之事,任誰都不敢再起抗拒之意。

有道是貧不與富鬥,富不與勢爭!富裕之家尚不敢同權勢一相高下,何況普通百姓乎?還是收了銀兩,直接另覓他處的好,更有甚者是連夜匆忙而去的,可想而知這賢郡王的名頭,還是頗為管用的。

無人往衙門告發,自是安寧異常,隨著周遭田產盡數納入自家名下後,便又開始了收編農戶一樁。原就有別處可去之人,已是陸續上路了,餘下這些便是無處可往的人家,聽聞郡王莊子招收佃農,自然成了本就他們的唯一之選!

原先的一眾佃農,再加之零星留下的小農戶,便逐漸形成了賢郡王一手勾勒的鳳雛山莊。饒是遠在京中的先帝聞之此事後,也不過是微微頷首,並無其他之言。

直到當今這位坐穩帝位之時,早已時過境遷,即便曾與之共事過的一班老臣,也多半告老回鄉去了。對於昔日這樁皇家秘辛本就是知之者甚少,更是無人敢自尋煩惱,同繼位之人多言一二。

但眾人卻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