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據河北之後,讓三個兒子分別駐守冀州、青州、幽州,入股不是李重佔據了幷州,袁紹還打算讓高幹駐守幷州呢,其中駐守幽州的就是袁熙。
所以袁熙經常和北方的少數民族打交道,和烏桓大王蹋頓的關係更是十分密切,要不人家蹋頓又不是傻子,能冒著損兵折將的風險南下嗎?
蹋頓剛來的時候,手下足足有兩萬餘烏桓騎兵,打到現在,只剩下一萬來人了,如果把這一萬餘人再搭進去,蹋頓能不能坐穩烏桓大王的位置都是問題,大草原上講的是弱肉強食,不是恭謙儉讓悌。
更何況,蹋頓在草原上還有不少死對頭呢。
袁熙理解歸理解,但也沒有別的辦法,不用烏桓騎兵,怎麼能牽制住李重和曹操聯手呢。
這天晚上袁熙和蹋頓正在自己的帳中大眼瞪小眼,唉聲嘆氣之時,袁熙的親兵前來稟告:逢紀求見。
袁熙急忙起身相應,按理說袁熙是主將,用不著多禮的,但逢紀現在是袁熙大營中唯一的謀士了,對於袁熙來說,怎麼重視都不為過,更何況袁熙還有點別的心思。
在袁紹的三個兒子中,袁熙混得最慘,袁尚手下有審配和逢紀鼎力支援,袁譚也有郭圖辛評在身後力挺,就只有袁熙沒有謀士、大家族撐腰了,手下滿打滿算,只有焦觸、張南、蔣義渠等幾個人,再加上袁熙身處幽州,不和中原接壤,也立不到軍功,所以在袁紹三子掙儲之時,袁熙是最沒希望的。
可現在袁尚死了,袁熙的心思也有些活躍起來,就算爭不過大哥袁譚,加強一下自己的實力那也是沒錯的吧,徐徐發展嗎,誰知道將來如何呢。
逢紀本來就是袁尚的人馬,和袁譚不對眼,那麼自己拉攏一下,是不是可以拉入自己的陣容呢?
殊不知現在逢紀也是這麼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