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夏侯惇也不是省油的燈,被王允數次騷擾之後,夏侯惇終於下定決心:等自己突圍的時候,就留下王允斷後了。
夏侯惇終歸沒守到春暖花來的時節,這不是夏侯惇的能力問題,這就是實力問題,李重兵力雄厚,戰爭準備充足,武將個人能力出眾,夏侯惇真沒什麼辦法。別的不說,就說李重手下的高手吧,絕頂高手就有趙雲、太史慈、甘寧、高覽四人,再加上週倉、蔣欽等稍次一些的武將,零零碎碎有十餘人之多。
其中箭術卓絕的就有趙雲和太史慈兩人,想想,光是這些箭術高手一天能射殺多少兵卒,按照趙雲和太史慈的箭術,兩個人一天就能射殺上百守軍,平原城一共才多少人。
這就是不能出戰的弊端,被動挨打。
再加上投石機等重型武器,夏侯惇每天都要損失數百兵卒,這還不算李重偶爾硬攻的損失呢!
不到一個月,夏侯惇就守不住平原了,只能帶著數千殘兵突圍而出,渡過大河,逃到了歷城。
夏侯惇也沒忘了自己的決斷,臨走的時候將王允留在平原城斷後,當然,夏侯惇並沒有事先告訴王允。反而哭喊著對別人說:王允對皇上忠心耿耿,哭喊著要為皇上效死,這才自己留下對抗逆賊(李重)的。
這話不管別人信不信,反正夏侯惇自己是信了。
王允這麼怕死,自然不會自殺了,所以李重很輕易的就俘虜了王允。但李重對王允的印象也不怎麼好,轉手就將王允送給了貂蟬。沒錯,就是把王允送給了貂蟬,自從知道王允到了平原,貂蟬就隨後而來的。
上次貂蟬踢碎了王允的蛋蛋,這次貂蟬更加狠毒,完全把王允當成太監調教,讓李重看得心驚膽顫,心說王允這待遇還不如死了呢。李重這完全就是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貂蟬可是天下一等一的小人,要不然當時就咔嚓王允了。
貂蟬留著王允的性命就是為了等到這一天,能好好地折磨王允一下。
當然,作為給貂蟬當打手的李重也得到了不少好處,至少貂蟬的媚眼就像不要錢一樣飄來,看得李重春心蕩漾!
第二百三十九章 暗度陳倉
李重那也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的選手,給了貂蟬偌大的好處,自然也要得到些回報了,而且李重也惦記貂蟬很久很久了,至少有好幾千年了,怎麼能放棄這一親芳澤的機會呢,當晚就摸進貂蟬帳中……
至於行軍之中能不能攜帶女眷,那就不是李重考慮的問題了,反正有曹操珠玉在前,也不算什麼丟人的事了。
一夜風流自然自然不必細說,李重早上起來的時候倒是精神矍鑠,看門的小兵可是眼眶發青,就跟熊貓一樣。
到了七月,李重基本上掃平了河北之地,只剩下張遼這一根釘子沒有拔出了。
而曹操和孫策的戰爭則各有勝負,處於膠著之中,郭嘉也拖著病體來到宛城,協助徐晃抵擋荊州的劉琦,實在沒辦法,蔡瑁雖然損失了不少兵卒,但荊州依然有七八萬陸軍,完全可以威脅到許昌的安全。
其實曹操手下還有一位極其出眾的謀士……賈詡、賈文和。
賈詡這個人非常厲害,特別是臨陣決斷,揣測人心,可以算得上天下第一,就連曹操都在賈詡手下吃過大虧。但也正是因為如此,曹操不願意輕易動用賈詡,賈詡這個人太神秘了,神秘到曹操都有些控制不住。
將視線轉回河北,看李重和夏侯惇之間的爭鬥,李重先將平原的兵力全部調到樂平縣附近,做出攻擊兗州東阿縣的姿態,用以迷惑夏侯惇的判斷,但很可惜,李重這完全是給瞎子拋媚眼,夏侯惇和曹操沒有做出任何應對動作。
將斥候暗探的來的訊息匯總以後,李重和幾位謀士面面相覷,他們無論如何也想不到,曹操已經有放棄青州徐州的打算了。
經過幾場大戰過後,曹操、劉表、孫策、李重不約而同的選擇了休養生息,按兵不動的政策。
但這只是暴風雨來臨之前最後的平靜,各路諸侯都在厲兵秣馬,等待最後的決戰,轉眼間,已經到了建安五年十月,風雪降臨到河北大地,大河上也出現了一層薄冰。而在這半年裡,曹操的形勢依舊沒有任何改觀,
不是曹操不行徵兵備戰,而是李重、孫策、劉表三人根本就不給曹操任何喘息的機會。
三個人就像有著無形的默契一樣,總在不經意間對曹操施壓,比如李重就不停的河北來回撥動兵力,孫策和劉表(劉備)也不時做出攻擊的姿態,當然,這種攻擊最後都轉變成軍事演習了。
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