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部分(1 / 4)

小說:20.42 作者:風雅頌

現在張飛手下已經有近五萬人馬了,為了攻打徐曁縣和山陰縣,張飛在沿途各縣大肆招募兵卒,瘋狂的擴軍,至於其中有沒有強拉壯丁的行為,就不得而知了,反正曹操做過,李重也做過。

其中對錯,自在人心。

張飛也並沒有著急攻打徐曁縣,不管怎麼說孫策也是縱橫江東的人物,單論排兵佈陣,決戰兩軍之際,張飛還真不如孫策。

張飛的想法是慢慢蠶食徐曁縣的兵力,用機械的力量來對抗城牆。

別忘了,張飛陣營之中可有著三國第一機械高手諸葛亮呢,製造攻城車,雲梯,箭塔,巢車、投石機等等,這正是諸葛亮的強項。此外,諸葛亮雖說不善於奇謀,但派兵佈陣還是很有一套的,特別是在這種幾乎沒什麼意外發生的攻城戰中。

…………

“轟轟……”徐曁縣上空箭石亂飛,喊殺聲嘈雜不堪。孫策和張飛不停的調兵遣將,一攻一守,真是一對好基友。

一連攻殺了十餘日,張飛的軍隊戰死五千餘人,孫策的兵卒也戰死兩千餘人。但不出意外的話,接下來這種傷亡比例將會鉅變,徐曁縣的城牆已經被張飛的投石機轟塌了好幾處,吳兵已經漸漸喪失了守城的優勢,陷入肉搏戰之中。

冬日之下,東門之處,血光之中,一隊兵卒消失在城牆的缺口之下,張飛毫不猶豫的又派出一支軍隊,衝擊城牆的缺口。在荊州兵卒身後,呼嘯的石塊還在轟擊這個缺口,不分敵我。

“砰……”一顆臉盆大小的石塊砸在荊州兵卒的後腦上,巨大的衝擊力讓人頭像西瓜一樣爆裂開來,腦漿飛濺。紅白相間的黏糊飛出老遠,粘在人身上腥氣撲鼻。這只是慘烈戰爭中一個小情節而已,死在投石機之下的兵卒還算幸運,總算有個痛快。一些受傷的兵卒就慘了,在地上翻滾哀嚎,慘呼連連。

一隊一隊兵卒飛蛾投火一般陷入戰場絞肉機之中,不到片刻就變成一具具毫無生機的屍體。

控制人口最佳的方法除了瘟疫,就是戰爭了。

轉眼間,張飛圍城的時間已經超過了一個月,戰局再次發生變化,徐曁縣的城牆坍塌嚴重,高度優勢幾乎喪失殆盡,兩軍傷亡比例也逐漸持平。於是無論張飛,還是孫策都坐不住了。

孫策是想要撤兵山陰,如今餘暨縣已經失去了防禦優勢,再打下去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莫不如撤兵山陰縣,再行抵擋,而且還能將張飛的領導拉長,也算是兩全其美了。

同樣,張飛軍中的諸葛亮也認為孫策必然要撤軍,建議張飛派一支軍隊截斷山陰縣和餘暨縣之間的官道,將孫策困死在餘暨縣。

但張飛並不是十分贊同諸葛亮的意見,沒有什麼其他原因,張飛也是為全盤考慮了。誠然,按照諸葛亮所說,派出一支軍隊確實可以在孫策退兵之時截殺孫策,但有利弊,孫策也有可能在張飛的援軍到達之前,一舉攻破這支軍隊。

而且派出軍隊截殺孫策,會造成攻城的軍隊數量減小,失去絕對優勢。派出的軍隊少了,和兵家大忌添油戰術就沒什麼兩樣了。

再者,徐曁縣和山陰縣之間有好幾條道路可以通行,張飛也拿不準孫策會選擇哪條道路撤軍,甚至孫策有沒有秘密撤軍的道路張飛都不清楚,這就是客場作戰的地理劣勢。

有道是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張飛略一猶豫,孫策就已經準備完撤軍事宜,當夜就棄守徐曁縣,趕赴山陰佈防。

張飛道路不熟,也不敢連夜追擊孫策,也害怕孫策使用誘敵之計,只得按兵不動,待到天明再行定奪。

一夜之間,孫策撤軍三十餘里,張飛也做了最後的努力,派陳到帶兩千精騎追少孫策。

但很可惜,江南水網縱橫密佈,實在不利於騎兵行軍。陳到人生地不熟,根本就追不上孫策,還差點迷路,只得回來向張飛覆命。

張飛也預料到這種情況,並沒有怪罪陳到,帶領大軍徐徐而進,趕赴山陰縣。

到了山陰縣,孫策就已經在無退路了,山陰縣不光是會稽郡的治所所在,也是會稽郡的軍事重鎮、門戶。山陰縣再往東,就是上虞縣,餘姚縣,句章縣,鄮縣,和鄞縣,這五個縣距離極近,所以說這五個縣再加上山陰縣,就是整個會稽郡的經濟中心了,人口也佔到會稽郡的一半還多。

此外,再往南區就是剡縣,章安縣和永寧縣,這三個縣地勢偏遠,都不用打,只要張飛攻克了上述五縣,絕對會望風而降。

孫策退守山陰,集中力量,也算是中規中矩的選擇。但同時,也有不利的地方。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