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部分(1 / 4)

小說:20.42 作者:風雅頌

朱桓在石城囤積了不少木石羽箭,火油硫磺等物,這一刻終於派上用場了。吳兵居高臨下,砸的荊州兵卒哭爹喊娘,掉頭就跑。

黃忠勃然大怒,策馬掄刀,連斬數十米逃兵,這才將荊州兵卒趕回城牆之下。不過這一次,黃忠卻把衙門推到刀山火海之下,城頭上灑下大量的火油乾柴,燒的石城四周煙氣沖天。

這些火油本來是用來燒掉敵軍投石機之類的攻城器械所用的,但朱桓現在身受重傷,哪有能力帶兵出城啊,讓別人領兵更不現實,那等於送上門給黃忠宰一樣。說實話,如果早知道黃忠武藝這麼高,朱桓自己都不會帶兵出城的。

現在沒有辦法了,形勢危急,朱桓也只能將威力最大的火計先用出來了。至於以後怎麼辦?以後再想吧?

黃忠再勇猛,也不是水火之敵,見到朱桓用出大殺器,只能悻悻而退了。不過黃忠也不著急,朱桓也就是能拖延一下時間而已,火油硫磺又不是大風颳來的,石城能有多少儲存量。

就當休息一下了!黃忠下定主意,撤軍而回,留下火光熊熊的戰場。

逼退了黃忠,朱桓終於能好好休息一下了,朱桓一面派人給周瑜送信,一面召集壯丁幫助運送物資。

不過朱桓也知道,周瑜怕是難以給自己送來援軍,略微估算一下,黃忠手中最少有三萬人馬。這可是三萬人馬啊!足足是本方兵力的六七倍,這還不算黃忠能歷史抓壯丁抓來的兵卒呢。

大都督能給自己送來多少援兵,五千人?

當然,如果自己能多出來五千人的兵力,朱桓還是很有把握守住石城的。但問題是黃忠根本不給大都督救援自己的機會,四面圍城,就是援軍到了都進不城內,首先要遭遇的就是黃忠的截殺。

朱桓根本就不指望周瑜能多派軍隊救援自己,那不現實,兩害相權取其輕,周瑜寧可丟了石城也不會放棄牛渚的。如果牛渚失手,大江之上就再也沒有適合截擊劉備的地點了。

換而言之,如果周瑜棄守牛渚,劉備的水軍就將暢通無阻,沿江之下,直接威脅到吳縣,東吳的政治中心。

難道大都督要放棄石城嗎?朱桓一時間陷入迷茫之中,只能等著周瑜的軍令了。朱桓還是很有把握把軍情送到周瑜手中的,三萬的大軍不可能一點縫隙不留。附近水網縱橫,找到一條道路太簡單了。

到了第二天清晨,朱桓終於接到周瑜的命令,周瑜的軍令很簡單上面只有十幾個字:能守則守,不能守則退守丹陽。

既然周瑜下了軍令,朱桓也只能暗地裡做好準備了。無奈之餘朱桓也有些感嘆,這不是周瑜計劃失誤,只能說劉備先一步分兵,一步先、步步先,周瑜也只能被動應對了。

就算早看到石城歷陽這兩個破綻,周瑜也斷然不敢分兵的。

到了第二天,朱桓身體稍微緩過來一些,繼續帶兵抵擋黃忠的大軍。朱桓還是很有戰略眼光的,他心裡非常清楚現在的形勢,自己能多抵抗一天,整個戰役勝利的希望就大一分。

但出乎意料的是,到了第二天傍晚,周瑜竟然真的給朱桓派出一支援軍,淩統和呂蒙帶領五千兵卒,自牛輔趕赴石城,與朱桓隔城相望,尋機進入石城,協助朱桓守城。

但事情哪有那麼簡單,黃忠一看到周瑜派出援軍,立即將攻城的任務交付給龐統,自己帶領三千兵卒阻擋呂蒙和淩統。

呂蒙和淩統兩員小將初生牛犢不怕虎,在暮色中雙戰黃忠,殺得天昏地暗,旗鼓相當。看的朱桓欣慰不已,暗道東吳英才不斷。不過二人到底還沒成年,耐力不足,和黃忠拼殺了百餘回合,力竭而退。

不過這也震懾住了黃忠,讓老將沒敢帶兵衝殺,一時間黃忠和淩統、呂蒙二人陷入僵持之中。

小戰場黃忠和呂蒙、淩統二人勢均力敵,主戰場龐統依舊死死的壓制住朱桓。

和黃忠相比,龐統少了一絲鐵血氣息,但用兵卻更加詭異,聲東擊西,虛實相間,打的石城岌岌可危,破城只在旦夕之間。

到了第三天,淩統和呂蒙依舊沒衝過黃忠的封鎖,而且二人手下的兵卒都已經疲憊不堪了,沒辦法,黃忠有輪換的兵卒,他們二人可沒有,無奈之下,二人只好先行撤兵到丹陽,留下孤城一座。

援軍敗退,吳軍士氣低落,荊州兵卒士氣大漲,黃忠趁機回頭攻城,攻勢一浪超過一浪。到了最後,黃忠更是縱馬來到城下,連發數十箭,箭箭不空,射殺了數十名吳軍,清空這一大片城頭,嚇得吳軍心驚膽戰,荊州兵卒趁機攻上城頭。

轉眼之間,石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