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三面城牆盡皆失守,朱桓無奈之下,只得帶兵突圍,直奔丹陽去了。
哇咔咔,這個月終於沒斷更,我可以休息一天了。累死了,最後,謝謝各位捧場、訂閱的書友,萬分感謝,是你們給了蜘蛛堅持下去的信心。
第三百三十五章 以退為進誘黃忠
突圍也不是那麼容易的,黃忠的三萬大軍四面合圍,朱桓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逃出生天,但也落得箇舊傷復發的下場。
丹陽是個大縣,要比石城縣還要大一些,但想要久守也不太容易,突圍之後,朱桓手下只剩下三千餘人了。然而此時此刻朱桓的心思卻不是放在守城上,因為朱桓發現一個更大的問題,那就是淩統和呂蒙二人竟然不在丹陽城中。
幾日鏖戰之後,兩名小將手下應該還有三四千人,合兵一處的話,朱桓能湊上五六千人,再召集一些壯丁,守個十天八天的,朱桓還是很有把握的。
但這二人為什麼沒有回到丹陽城中呢,朱桓立即陷入沉思之中,足足過了半個時辰,朱桓好像明白了什麼,嘴角流出一絲笑容,吩咐道:“來人,立即召集丹陽的壯丁協助守城。”
朱桓手下的各級軍官立即點頭應是,朱桓又補充道:“此次徵兵,必須要招募四道、到五千兵卒,而且必須人人披甲,手持刀槍。”
這時一名副將施禮問道:“將軍,末將認為……新招募的兵卒戰鬥力遠遜於老兵,把兵刃衣甲用到他們身上,是不是有些不值呢?”
朱桓微微的點了點頭,沉聲說道:“此事我自有計較,不比多言,爾等依令行事即可。”
各級官員轟然應是,朱桓心中嘆道:“不管呂蒙淩統為什麼領著兵卒消失,大都督有什麼安排,自己已經盡到最大的能力替他們掩護了,接下來的勝負,已經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了。”
朱桓在丹陽城中整兵再戰,黃忠在石城縣休養生息,但這平靜只持續了兩天,黃忠就再次出兵攻打丹陽。
朱桓抵擋了五日,就擋不住黃忠的攻勢了,無奈之下只得撤兵秣陵。建安八年(203)一月,劉備和孫策的爭鬥發展到另外一種情況,山陰縣的孫策依靠地利人和的優勢,漸漸搬回劣勢。
不管怎麼說,孫策在兵源,物資等等方面都佔據很大優勢,只要不出現什麼決定性錯誤,能反敗為勝不是什麼難事。除非張飛能夠一鼓作氣擊敗孫策,但那是不可能的,孫策獨自起兵,什麼樣的陣仗沒經歷過。
而周瑜這裡情況卻愈發危險起來,劉備在牛渚只守不攻,派黃忠攻城略地,已經逼近到秣陵附近。
秣陵是江南重鎮,其重要性就不多言了,一句話就可以解釋,秣陵就是南京。
一月中旬,江南已經有了一絲絲暖意,秣陵城下卻依舊寒氣逼人,不是因為冷,而是因為殺氣。
朱桓最近已經焦頭爛額了,一個月的時間劉備也沒閒著,透過水路源源不斷的運送兵卒,黃忠的三萬大軍只增不減,此時秣陵城下已經聚集了超過四萬人的兵力,遮天蔽日的旗幟迎風飄舞,咧咧作響。
而黃忠也不是孤身作戰了,李嚴(字正方)、劉封(字公仲)也從荊州趕來相助黃忠。三個人各自攻打一面城牆,日夜不休,只留下東門給朱桓逃竄。
朱桓焦頭爛額,呂蒙和淩統二人卻在震澤(太湖)湖畔美滋滋的吃著烤魚,湖邊的蘆葦蕩隨風起伏,空中鳥雀紛飛,好一幅和諧美景。
兩個人埋伏在這裡已經很長時間了,只等著黃忠路過,好上演一場放火燒荒的好戲。
呂蒙翻轉著手裡的木籤,上面的烤魚已經被炭火烤成金黃色了,散發著濃郁的鮮香。
淩統嬉笑道:“子明,沒想到修穆將軍能抵擋黃忠這麼長時間,真是厲害啊!”
呂蒙吹了吹烤魚上的灰炭,答道:“秣陵城高牆厚,黃忠想要打下來也那沒容易,不過修穆將軍也確實厲害,換做是你我二人,想要震懾住一幫貪生怕死的兵卒可沒那麼容易。”
淩統搖頭笑道:“那是你,換做是我,那個王八蛋膽敢逃跑,我就一刀剁了他。”
呂蒙嗤笑道:“你就是一介莽夫,整天就知道砍砍殺殺,做大將,就要學大都督學習,羽扇綸巾,溫文爾雅,決勝千里之外,那才叫本事。”說著話,呂蒙露出一副神往的神色來。
凌操擦了擦嘴,問道:“子明,你說黃忠真會像大都督說的一樣來攻打吳縣嗎?”
呂蒙毫不猶豫的答道:“這當然了,大都督什麼時候判錯過,你想想啊,現在修穆將軍打的這麼頑強,黃忠還有時間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