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水生希望張大爺能夠想明白這些事兒,畢竟他的路是他自己要走的,別人都代替不了。
張大伯還想趁著個時候,給自己的兒子在京城買個宅子,總不能以後當差了,也還藉助字趙家吧,那樣也不像話。
既然能拿出錢來捐官,那麼買房子的錢也不缺。
趙水生說道:“等把差事定下來,然後在那附近買房子比較好。過年了,很多衙門都快要封印了,買下來,房契也過不了。”
張大伯說道:“瞧我這個腦子,怎麼連這個都沒有想到?”他是做生意的,對立契書的事兒,一點兒也不陌生。看把他給急的。
張大伯和張大爺就在這邊安心住下來了,張芸兒也單獨見了自己的大伯和大堂哥,問起家裡的情況,張大伯也說的很詳細。
張芸兒問道:“大堂哥要留在京城,俺嫂子他們怎麼辦?”總不能讓兩口子長期分開吧。
☆、第一百八十一章 瑣事
“等開春後,事情定下來了,就讓你嫂子他們過來的。”張大伯說道。
“那好,等房子買下來,我這邊先送幾個人過去,照顧大堂哥。”張芸兒說道。
張大伯這次過來,都是帶的男僕,所以對侄女兒的好意,他是欣然接受的。
張芸兒想著大嫂佟氏拜託自己的事兒,雖然不想問,可是這個事兒一直影響到他們家,不問清楚,心裡總是不踏實。
張大伯也是要說趙春花的事兒的。
這邊趙家老太爺也已經私底下問過自己這個事兒,張大伯只說趙春花被自己的兒子照顧的很好,其他的什麼都沒有說。
不過看趙老太爺的意思,好像還有些埋怨他們張家的人不地道。
可是那邊不過是張大伯的族侄,因為趙春花的事兒,兩家的關係就直接變得很壞,再說,趙春花不是被趙家出族了嗎?他要是多管閒事,算怎麼回事兒?
“你堂叔過世後,事情就那樣了,這幾年,那一家子都不好好的幹活,原本就想著靠趙家過日子的,誰知道最後趙家也不認她了,日子就過成了那樣,等你堂叔一過世,你那堂兄,就不樂意養活一個人了。也是因為沒有血緣關係,我也不好多說什麼。”
趙春花那個性子,本身也有問題,如果她的性子好一些,也不會和繼子和繼子媳婦鬧成那樣,在一起過日子,那這日子根本就沒法過。
張芸兒聽了說道:“可是我公公卻不知道聽了什麼話,非要把趙春花給接過來,就因為這個事兒,和我們這些當小輩的都鬧了不少意見。以前是我們,他要說那些換,也沒有什麼,大不了我們聽著唄,可是現在對二哥和二嫂說那些話,就太不應該了!”
當初分家的時候,一點兒東西也沒有給二哥和二嫂分,如今能過上這樣的日子,也全憑了二哥和二嫂,就這樣,老爺子也不知道是怎麼想的,竟然還要找茬。
雖然說家醜不可外揚,可是張大伯是自己的親大伯,是孃家人,有些事兒和婆家人不好說,和孃家人就說的出口。
張大伯聽了說道:“芸兒,你心裡這樣想的,可是別說出來啊,不管怎麼說,那都是長輩!”他還怕侄女兒因為心直口快,而得罪人了呢。
張芸兒道:“大伯,你放心,我知道自己該怎麼做,也不會那麼沒有眼色的。”
所以她不會巴著管家權不放,就好像這個家已經是自己家一樣,那樣有什麼好處啊。
張大伯說道:“你明白就好,趙春花的情況,按照我們一般老百姓來說,那都是好的了,還有多少人辛辛苦苦的在地裡刨食,遇上天災,都不知道怎麼活下去,她現在有自己的親兒子養活著,不缺她吃,不缺她穿的,人那,要知足,別想著自己應該能過的更好,可是她也不想一想,她要過的更好,是她自己用雙手努力出來的嗎?只想著佔別人的便宜,這樣的人,一輩子都沒有什麼出息。”
趙春花為什麼要給找老爺子寫信?那還不是因為覺得到了京城,她肯定能過的比在鄉下要好的多,有老爺子這個親爹照顧,別人也不敢趕她走,到了京城,她就是當官的人的姐姐,身邊肯定少不了人伺候,所以為了這樣,她怎麼會甘心在鄉下一直住著?
可是,她也不想一想,她自己有什麼資格再過來啊。
張芸兒說道:“我就是怕她看著不能到京城來,自己想辦法跑過來了!”
以前也不是沒有這樣的事兒,趙春花自己一個人帶著兩孩子過來了,那時候,二哥和二嫂是把兩個孩子留下來了,又細心的教導,如今都有了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