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禩聞言便已瞭然,收起笑意點頭應道:“四哥對我還不放心麼?”
放心放心,可在這深宮之中,猶如身處汙濁泥淖一般,你又要我如何放心?
這句話在胤禛心中盤桓,最終卻也未說出口來,只點了點頭道:“練字吧。”
六月十五,胤禛與烏拉那拉氏昭柔完婚,傳二人相敬如賓,和睦恩愛,康熙聞言龍顏大悅,此為後話不提。
待到八月,康熙再度巡幸塞外,太子胤礽,皇長子胤眩���⒏繰縫淼人婕藎�範G與胤禩亦在伴駕之列。
九 牧人爐下正生香
康熙領著眾皇子浩浩蕩蕩的踏逐喀喇沁草原,雖說自己一睜眼便是落在了草原上,但上次胤禩一直稱病不出,也沒能好好的遊覽草原美景,這次便打定了主意要好好馳騁一回,也就算不枉此行了。
隊伍逐漸進了喀喇沁範圍後,胤禩幾次耐不住想跳下馬車去騎馬,都被胤禛攔了下來,狠狠的告誡他:“上次可是還摔的不夠狠?這回若是沒人跟著,你連馬背都別想碰!”
胤禩忍得心癢難耐,又不好逆了胤禛的意,只好咬牙等著,這下好容易到了,胤禩迫不及待撩開簾子便跳了下去。
記憶中他也曾伴駕多次巡幸塞外,天空是那樣的碧藍,連雲朵彷彿都近的能摸著,每一次的呼吸好像都透著清涼的甜意,人們夜夜都點了篝火,唱祝酒歌,跳蒙古舞,所有的一切都如烙印般刻在胤禩的心裡,在最後圈禁那幾年,這些成了他最美妙的回憶。
而眼下,他終於又踏足這裡,一出馬車,濃烈的奶香便撲鼻而來,此刻臨近傍晚,夕陽的餘暉明豔而奪目,映著遠處的草海被風吹得如同閃爍著粼粼的光輝,簡直就像一條奔湧的河流直奔天際,彷彿一卷稠的化不開的水墨畫,在眼前綿延展開。
豪放的牧民在遠處高唱著歡歌,虔誠聖潔,柔和自然,彷彿這裡真是與天穹融為了一體,所有的子民都是上天的使徒。
胤禛站在胤禩的身後,看他被風吹起的衣袍,飄飄蕩蕩,天藍色的衣袂像是在與風纏綿,夕陽餘暉對映在他皎潔如玉的側臉上,胤禛一瞬間幾乎覺得,似乎連他也要這樣被風帶去了。
胤禩聽到身後的動靜,回頭見胤禛靜靜的佇立在自己身後,一陣暖意湧上心頭。
晚上喀喇沁的薩克郡王札什在草原上備下了豐盛的宴席,蒙古的王族紛紛前來,胤禩也見到了自己去年剛剛下嫁過來的姐姐端靜公主。康熙當時為了安撫蒙古,將端靜公主指婚給了杜稜郡王的次子烏梁罕氏噶爾臧,胤禩與這個姐姐並不親厚,只是畢竟是自己的血親,少不得也要說上兩句的。言談間他瞧著這個姐姐神色漠然,眉心間隱隱藏著抹不去的哀意,便知她過得大約並不順心,印象中這位皇姐在康熙四十幾年就早早過世了,她那位丈夫更是荒淫無道,在她孝期便引誘別家少婦,想到這些,胤禩不由也為這個處境淒涼的皇姐唏噓不已。
只是他卻無能為力,莫說他只是個年幼的阿哥,便是他皇阿瑪那般號令天下的人,每年還不是要填多少個女兒姐妹,真金白銀給這些蒙古部族,來生莫再生於帝王家,是他上一世的夙願,只怕更是這些皇室公主的心聲了。
開席之後,太子坐在康熙的左下首,並不與他們這些阿哥坐在一處,以顯其地位尊貴,這些年康熙對太子確實打壓不少,但是對其疼愛之心卻也半分不少,此刻見他與康熙和樂融融,神情間透著一股子傲氣與自得之色,便知胤礽此刻的春風得意了。
其次便是大阿哥與三阿哥一桌,胤禩與胤禛共坐一桌,五阿哥與七阿哥坐於其後。對面盡是蒙古的王孫貴胄們,蒙古人生性豪爽,言談間豪放不羈,中間點起了熊熊的篝火,蒙古族的美貌少女們圍著篝火翩翩起舞,笑語嫣嫣,教人不得不多看上幾眼。
札什見康熙此刻心情大好,湊上前舉杯笑道:“尊貴的博格達汗,願我們喀喇沁與大清永世交好,喀喇沁永遠是大清最忠誠的奴僕!”
康熙聞言大悅,大笑舉杯:“好!你們喀喇沁近年來勇士輩出,朕以後必定是要重用的!為了我們世代的情誼,共飲此一杯!”
札什飲下後趁機說道:“聽聞太子文韜武略樣樣精通,想想也是,博格達汗的兒子,自然同您一樣,都是響噹噹的巴圖魯!”
康熙雖是千古明君,但天下父母心都是一樣的,聽到外人誇讚自家兒子,自然是喜不自禁的,目光慈愛的看了眼胤礽,滿意道:“是他自己用功肯學罷了。”讚賞之意,溢於言表。胤礽聞言大喜,連忙垂首謝恩道:“皇阿瑪教導兒子用心良苦,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