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活著。
其實穿越不可怕,可怕的是,穿越了,還不知道自己是誰。她現代是可看了無數的穿越小說,現在她這種情況其實也可以歸結於穿越一類裡,可是她覺得自己的情況有些糾結。基本上是屬於十三不靠。
如果說真穿到異世界裡也好啊,什麼也不知道,大家平等,背點小詩,搞點小發明創造什麼的,當個富家翁也不錯。她不成,她到東漢了!好吧,到了東漢真的把她弄到名人家去也成啊,比如蔡文姬他們家,比如小喬她們家,好歹歷史知道那麼一點點,能逃逃,能躲躲,就算不能逃不能躲,至少知道結果,咬牙也能硬挺不是。再不濟,讓她乾脆投到赤貧的小戶裡,一窮二白的,天天為生存而奮鬥,讓她也種點小田,不用擔心歷史程序,誰聽過升斗小民穿越了能成大神的?
現在倒好,一知半解,知道外面的大勢會發生什麼,可不知道什麼時候發生;而小家裡又不是一般的平民小戶,誰知道自己將來能遭遇什麼人?會生什麼變故?一切就更是一頭霧水了,蔡邕同志晚景如何?自己將來誰知道能不能活著看到三國群俠?唉,早知道穿三國時的書應該多看幾本的,自己那會怎麼就沒事看清穿了?自己就跟沒頭的蒼蠅一樣,亂準備,什麼都得學一點,就怕跟蔡文姬一樣,萬一真的被搶到匈奴,不是也得給自己找點能活下去的技能不是。
第14章 天降英才
這邊蔡琰正跟自己較勁呢,坊間蔡邕的聲望又攀上新的歷史高度,不知道故事怎麼傳的,在外面轉了一圈回來,就成了後世蔡琰聽到的差不多的版本。大意是蔡邕在鄰家借水喝時,聽到廚下木柴燒裂的聲音,便尋聲而去,一眼識木,重金收購,欲造一把千古罕有的焦尾琴。
蔡琰聽董祀說完了,倒是沒笑,只是佩服,這麼多人看到的事,竟然還能傳得荒腔走板,真是不服不行。唉,歷史這個東西看來真不能信啊。這故事編的其實還不如後世蔡琰聽到的那個,人家好歹還有時代背景,增加了可信性。
蔡邕幹嘛要去鄰家借水喝?不是說蔡夫人不賢嗎?再就是,蔡家雖然不大,可是客廳跟廚房還隔著幾百米地呢?蔡家這一片都是小康之家,大家的隔局都差不多,蔡邕是千里耳?能得到廚房的柴火爆裂聲?就種沒大腦的傳言竟然還有人信?還越傳越烈?
“爹怎麼說?”蔡琰更關心父親的態度。
“先生說不出話來了,倒是師孃很高興,說等琴做出來了,要辦個賞琴大會,讓大傢伙都看看。”董祀撓頭,有些困惑,怎麼會想到辦賞琴大會。
現在蔡琰有點明白了,蔡夫人不去現代做營銷可惜了,多好的創意,愣是能把燒琴事件弄成救琴事件,一邊把蔡邕的聲望推高,一邊把還沒做出的焦尾琴推到天價的位置,紅果果的炒作啊!
“琰兒,衛家來人了,你知道嗎?”董祀看蔡琰發呆,拉拉她的袖子,蔡琰怔了一下,衛家不是經常來人嗎?二少爺在這兒唸書,自然要常常過來送禮,有什麼問題?看著他,董祀自然知道蔡琰不管家事,遲疑了一下,“我好像聽說衛家派人來求親了。”
衛家來求親?蔡圭才十三?現在就有人來求親,真好玩,古代人也太搞笑了。十三歲還是孩子呢,在現代還是初一學生,發育慢點的,只怕初潮都沒來,成親?!虧他們敢想。想想,晚飯時也要跟父母說說,同不同意是他們的事,可是什麼時候成親一定要有主心骨,沒有十七不要談了。
她專心的看著手裡的羊毛,她在想怎麼把它紡成線,她以為紡線在古代是人都會,可是沒想到滿不是那麼回事,東漢沒有棉花,於是紡車自然也以紡絲、麻為主,蔡家的就以絲為主,蔡夫人也是會的,看蔡琰想學還挺高興,於是把自己的那個給她,認真的教了她,絲本就細韌,只要把絲拉出就好了。可是蔡琰更想紡羊毛,可是怎麼紡,一手要搓絲,一手搖動手柄?怎麼才能拉得又細又勻?
“你幫我搖,我來拉絲。”蔡琰乾脆先把車給董祀,她去一邊看羊毛。
“琰兒,你一點也不關心?”董祀也不會這人,他好歹也是男人,沒事誰也不會讓他來學這個。但蔡琰的話又不敢不聽,只好老實的坐在小凳子上,撐著腦袋看她。
“你不是該去問我姐嗎?行了,我會跟娘說,等她十七再嫁,還早得很。”蔡琰懶得理,研究著紡車。她看到一個小孔,那是走絲的,那麼羊毛應該也要從這裡進來,先搓個線穿進去?羊毛顯得有些板結,也許應該像彈棉毛一樣把它彈松?
“問她做什麼,他們求的是你!”董祀著急了,急急的說道。蔡琰手裡的羊毛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