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用墨玉做的,十分生動可愛,都是給兩個孩子的。
黃公公笑道:“這是太皇太后給鄭國夫人的特別恩賞。明日唐國太夫人可率鄭國夫人並小公子和姑娘入宮向太皇太后謝恩。太皇太后也特許了恩典,宣世子夫人和貴府五夫人一同覲見。”
唐國公府與三個後宮高位嬪妃皆有關係,只是五夫人和淑妃稍遠了些,不過,在外人看來,這都是唐國公府一家的殊榮,但箇中微妙,也只有當事人自己才弄得清楚。涵因和五夫人對視一眼,謝了恩。
太夫人聽說兩個媳婦、一個孫媳都被宣進宮,覺得很有面子,笑得愈發和善。黃公公掂了掂塞進手裡的錢袋的重量,笑容可掬的告辭了。
韋氏則倍感失落,如今連五夫人甚至兒媳都排在她的前頭,她心裡頭那鬱悶、氣憤和失落交織在一起,只覺得眼前的輕歌曼舞、眾人的聊天混雜在一起,顯得格外吵鬧,因此再也坐不住,悻悻的回自己院子去了。
五夫人笑著對涵因說:“我常年在外,對宮裡的規矩不熟。明天嫂嫂可要雖是提點我,免得鬧了笑話。”
“五弟妹總這麼謙虛。若說別人,我還要擔心,不過五弟妹的話,我知道,你定會分毫不差的。”涵因笑著回望她。(未完待續)
正文 第二百八十二章 提醒
求推薦求粉紅~~~
太皇太后看到涵因的兩個孩子很是高興,笑道:“真是兩個漂亮的孩子。”又指著李令弘笑道:“還真有幾分老唐國公的模樣。”
太夫人笑道:“家裡人也說這孩子最像祖父呢。”
“這都多少年了,從前的老人,走的走散的散,只剩下我們這一把老骨頭在這裡熬著。”太皇太后年紀大了,想起往事就好一陣唏噓。
“太皇太后是有大福壽大造化的,豈是一般人比得了的。”太夫人笑道。
眾人忙跟著奉承,說了不少吉利話,氣氛又活躍了起來,太皇太后也收住話頭,聽他們說一些長安世家夫人們的八卦,什麼誰家有了兒子,誰家的女兒漂亮之類的。
太皇太后問涵因:“上次賞你的花開得可好?”
涵因想見文媽媽,便笑道:“上次太皇太后娘娘賞的花,在家裡卻不怎麼開花了,並不像文媽媽花房裡開得那麼好。”
王氏湊趣道:“並不是嫂子種得不好,而是花借了太皇太后娘娘的福氣才開得盛,我們福薄,自然比不得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著對太夫人說道:“你家老五媳婦有張巧嘴。”
太夫人笑道:“平時縱得沒了樣子,在太皇太后面前也敢放肆。”
“這樣才好,年輕媳婦就要活躍些,跟個沒嘴葫蘆似的有什麼好。”太皇太后笑道,對涵因說:“你去找文媽媽,讓她把種花的訣竅說出來。”
涵因也想見文媽媽,便應了一聲出了主殿向後面的花房走去。
文媽媽已經煮好了茶等著她,兩人已有一年未見,寒暄了好一陣子。
涵因笑道:“二哥的孩子已經生了,是個男孩,起名叫緒。長得很像父親。”
文媽媽走到佛龕前面跪下,雙手合十,連道了數個“阿彌陀佛”。又磕了三個頭才站起來:“如今鈞哥兒有了兒子。我就放心了。”
涵因笑道:“改日你跟太皇太后求了恩典出宮辦差,我把小侄子帶來讓姨娘看看。”
文媽媽卻搖搖頭:“何必惹這個麻煩。如今鈞哥兒的身份是嫡出,若是被人發現了我這個人,不知又要惹來多少麻煩。”
涵因心裡有些唏噓,這個女人為了自己的兒子竟然如此決絕。
她在心裡暗歎了一下,說道:“太皇太后想讓姨娘跟我說什麼?”
“不過是讓奴婢委婉的提醒姑娘。皇上對您還沒有死心”文媽媽壓低了聲音,湊近涵因:“姑娘可記得那年在湯泉宮,您落了一套衣服”
涵因自然記得那次的事情,皇帝引她去芙蓉池。她用迷香把宮女們都迷倒了,換了宮女的衣裳匆匆跑去見太皇太后。
但她自己那身衣裳便落在了湯泉宮中。雖然那套衣服只是再簡單不過的蜜合色襦裙,上頭連刺繡都沒有加,但那畢竟是宮外的衣服,她那天的行程都由太監引路,那副狼狽樣子,被齊王帶到太皇太后面前。不讓人生疑都難,只要嚴加詢問,很容易便弄清楚了。如今文媽媽這麼說,很有可能太皇太后已經悉知內情了。
“之前不是讓媽媽找機會把那衣服燒掉麼,那衣服怎麼了?”涵因有些緊張,她生怕這衣服落在什麼人手上,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