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2 / 4)

恆眼看心愛之人被陳國太子擄走,憤然而起,一夜之間召集了六十萬兵馬,直殺到周國王城,帶回了福昌公主不說,還讓周國滅了國。

據白家軍中抗帥旗的旗兵回憶,那日殘陽如血,暮煙如霧,恆勝將軍身著銀白鎧甲,手執三尺闊劍,嘴唇緊抿,目若寒星,一劍揮斷陳國太子的頭顱,大喊一聲:“褻瀆黎國皇威者,殺!”三軍將士無不熱血沸騰鬥志激昂。

奉正四十二年臘月初八,也就是臘八節這天,白家軍大獲全勝,一舉殲滅了周國皇族,又帶回了福昌公主,被黎國百姓奉為“戰神”,風頭直接蓋過父親白誠。就連奉正皇帝也是讚不絕口,在白恆歸來的當天便在朝堂上賜了婚,說是待恆勝將軍掃清周國餘孽之時便為二人操辦婚事。

然而這樁婚事終是沒辦成,恆勝將軍死在了戰場上。

傳言說當時恆勝將軍奉命攜二十萬大軍在周國王城駐紮,周國餘孽突然大舉攻城,欲奪回王城。其實說大舉攻城也不太準確,因攻城的人馬最多不過五萬而已,於白恆來說不過是垂死掙扎罷了。但白恆確確實實是死在戰場戰役。倒不是被敵軍所殺,而是軍中出了細作。

當時恆勝將軍帶兵出城迎戰,有人親眼看見跟隨恆勝將軍多年的副將白笙一劍刺穿恆勝將軍的胸膛,恆勝將軍胸口登時血流如注,從戰馬上倒下來,被兩方戰馬踩了個四分五裂面目全非,事後也是憑藉身上的玉佩才辨出屍身的主人。

當這枚玉佩送至福昌公主面前時,福昌公主抵死不信,指著帶頭的將領呵斥道:“你們將軍是何人?那是黎國的戰神!十三歲隨父從軍,十六歲出徵殺敵,十八歲封為恆勝將軍,怎麼會這麼輕易地死在戰場上?想不到你們跟隨將軍多年,竟是這般糊塗!”

此後三天,福昌公主閉不出戶,拒絕聽取任何白恆戰死的訊息,好吃好喝跟個沒事兒人似的,連恆勝將軍的葬禮都沒有出席。

第四天上午,駐守皇宮西門的侍衛突然慌慌張張地衝進大殿,說是福昌公主的府邸起火了。這種事原本是歸水龍局管,完全不需要這樣大驚小怪地跑到朝堂上來稟報,除非是有人嫌命太長了。但這位侍衛提到,半個時辰前福昌公主出了宮,去的正是這原本準備婚嫁用的公主府,這不是起單純的起火事故,而是福昌公主點火自焚。

奉正皇帝一聽,嚇得臉色白了一白,顧不得開到一半的朝會,當先一步衝出大殿。朝堂上的大臣們眼看皇帝都走了,這早朝自然是沒法繼續下去,閒著也是閒著,便也都跟著趕往公主府。一來可以體現一下關切之情,二來嘛,可以看看熱鬧。

這一天果真是熱鬧的一天。若不是有什麼重要節慶,平時是見不到這番滿朝文武身著朝服傾巢而出的景象的。

據西門廣場上賣糖葫蘆的老者回憶,這天黎國大大小小的官員皆著朝服從皇宮西門湧出來,帝都的百姓還以為有什麼重要節慶,將官員們圍了個裡三層外三層,四周的閣樓上,屋簷上,只要是能站人的地方都站滿了人。禁衛軍們一面要給官員們開路,一面又要保證這批國之棟樑的周全,鎮壓得非常吃力。等官員們好不容易趕到時,原本宏偉壯麗的公主府早已經化成了灰燼,只見到策馬走在前頭的奉正皇帝拿著塊玉佩,面容蒼老地坐在公主府前一株梨樹下發呆。有見過這枚玉佩的武將稱,這正是五日前從恆勝將軍身上取下來的那塊。

四十二年三月十九,奉正皇帝詔告天下:“福昌公主歿,終年一十六歲。享皇后之禮,舉國同哀。”這日正值春分,梨花遍開,一如她來時一般。白的花,紅的火,終究是化作一片黑色的焦土。

後,又有人稱其為梨香公主。

作者有話要說:民間傳聞通常是不靠譜的。

☆、第一章

今天日頭正好,是個冬日出遊的好天氣。我讓下人搬了把竹塌放在船頭,打算在這難得的晴日裡享受享受日光浴,順便看看沿途的風景。

日色呈金,籠罩四野,江水悠悠,萬籟俱靜。看著江水在船沿一圈一圈漾開來,內心平靜的同時又生出幾分感慨。

七年了。真是時光荏苒,光陰似箭。尋常女人家在我這個年紀孩子都能打醬油了,而我這輩子怕是都不會有孩子了,作為一個女人,這讓我如何能不感慨。不過我感慨的倒不是有沒有孩子的問題,而是感慨自己不是個尋常女人。這個不尋常表現在一直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個女人還是姑娘。如果按照女性某項生理指標來定位,我就還是個姑娘,按照成婚與否來定位我就是個女人。

這事兒還真是尷尬得令人汗顏。

文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