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出現了由周東村捉筆的書畫,這樣一來,因為唐伯虎的書畫本來就有周東村的風格,而且時期上也對得上,因此他們兩個人的作品在這個時期也就是唐伯虎早年的時候其實是很相似,一旦面臨著這樣的書畫,就算是真正的鑑定高手也是很難鑑定出來的。但問題是眼前的這一幅書卷是唐伯虎晚年所作,風格等等都已經是比較成熟了,與周東村的風格是不太一樣的,所以也可能是周東村的捉筆之作。”
方明一聽就知道鄭柏確實是把這些東西都研究到了一個很深的程度,周東村的事情其實是一般的人是不太清楚的。
名人找人“代筆”的事情不是現在才出現的,以前也是有的,當然,也有可能是唐伯虎出名之後,有人請周東村甚至是周東村自己以唐伯虎的名義寫過一些書貼或者是繪畫之類,這些東西雖然在歷史上有過記載,但是真實情形這麼多年過去之後現在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也很難說了,但是一個結果就是一旦面對著這個時期的唐伯虎的書畫,那就要小心一點。
當然,也僅限於唐伯虎初學書畫的時期,別的時期的要想學得七八分的神韻,還是不太容易的。
總之一句話,在歷史上有很多種原因會導致名人的書畫出現“重出”的情況,這其實也是書畫鑑定的一個難點。
“鄭老,你說的這些都是對的,但是,我想到的卻是另外一種可能,說不定是可以解釋我們現在面臨的這個問題的。”
第454章 宣紙的奧妙
“啊?還有一種可能?”
鄭柏讓方明嚇了一跳,自從眼前的這一幅唐伯虎的書卷到了自己的手裡之後,他就日夜研究,查閱了大量的資料,他相信自己已經把所有的情況都考慮和求證過了,怎麼可能還會出現方明所說的、而自己沒有考慮到的可能性?
“方明哥,還有什麼可能性?”
之前方明和鄭柏、還有周雅芳研究的時候,蔣雯並沒有出聲,她知道自己在鑑定這方面的本事和三個差得實在是有一點遠,所以就一直在旁邊聽著,但此時也忍不住問出口來。
至於趙柱子,他對這個基本上不怎麼感興趣,聽著聽著都差一點要睡著了。
“方明,還有一種可能?你說的是作偽的手法?”
周雅芳也驚訝地看著方明,眼前的這一幅書卷和拍賣掉的那一幅屬於“重出”的情況,在她看來唯一的可能就是有高手作偽,但是,作偽到這種程度的也太真了一點吧。
但方明既然這樣說,想來是已經知道作偽的地方在哪,但這也說不通啊,之前方明就說過眼前的這一幅書卷是真的。難道說拍賣的那一幅是假的?但是方明又沒有看到過拍賣的那一幅,他又憑什麼如此肯定?
鄭柏、周雅芳、蔣雯的目光都集中在方明的身上,他們想知道方明到底是怎麼樣解釋這件事情的。
“我先要說的一個東西是宣紙。”
方明的這一句話讓周雅芳等人都愣住了,他們不明白這為什麼扯到了宣紙上。
宣紙原產於安徽涇縣,起源於唐代,到宋代時期,徽州、池州、宣城等地的造紙業慢慢地集中到涇縣,宣城也就成為了宣紙的集散地,是中國古代用於書寫和繪畫的紙,特點是儲存比較容易,而且多年不脆,也不容易褪色,所以被人稱之為“紙壽千年”,有紙中之王的稱譽。
但是,這和眼前的這一幅到底是不是唐伯虎的書卷有什麼關係?
周雅芳和鄭柏對看了一眼,然後說:“這個方明,這宣紙和這書卷的人鑑定在什麼關係?”
“有關係,而且是大有關係。”
方明指了一下鋪在桌面的唐伯虎的書卷,繼續說:“這書卷是用宣紙寫成的,很可能會和宣紙沒有關係?”
鄭柏搖了搖頭,說:“方明,你是不是想從書卷所用的紙的年代來鑑定這書卷是不是唐伯虎的?”
造假都是後人對前人的書畫的作偽,但是,很多人作偽的時候用的紙卻不是當時的紙,所以在書畫的鑑定之中確實是有一種方式是透過鑑定紙的年代來達到鑑定的目的的,但是,這種辦法對於鑑定眼前的這一幅書卷沒有什麼用處。
其實這個辦法之前鄭柏就已經是嘗試過,而且據他所分析眼前的這書卷所用的紙與唐伯虎所處的年代是相一致的,這樣一來那想透過這樣的方式來進行鑑定就不可能了。
搖了搖頭,方明說:“不是,我想說的不是這個。”
這下週雅芳更加奇怪了,說:“啊?不是這個?那是哪一個?你想說的到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