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3 / 4)

小說:天才收藏家 作者:懷疑一切

得生硬,有死記硬背的痕跡,但是,斷代方面卻很神奇的判斷正確了。

“我記得宋代的耀州,是北方最著名的青瓷產地之一,產品品類豐富,造型上生靈悲曝腮多變,主要的特點是色色灰白相對來說比較薄一點,釉色方面比較平均而乾淨,青中泛綠,有很細密的氣泡,同時由於所用的材料的原因,裡面含有鐵,煉製之後器底有一種姜貢色黃色的斑塊,而眼前的這隻印花碟正好符合這些特徵,所以說,這應該是宋耀州的印花碟。”

方明說完之後,好一會都沒有聽到周雅芳說話,不由得奇怪地抬起頭來看了過去,卻發現周雅芳正一臉古怪地看著自己。

“雅芳姐?你這是怎麼了?難道我說錯了?”

看到周雅芳這樣的表情,方明第一時間的反應就是自己判斷錯了,不過他並沒有沮喪,這可是自己第一次沒有用異能來鑑定一件古董,就算出錯也很正常,所以在說這話的時候他也不太在意。

“好吧或許你是個天才。”

“啊?什麼意思?”

方明一愣,被周雅芳的話弄得有一點反應不過來,但是,立刻就回過神來,驚喜地說:“雅芳姐,我說對了?”

第55章 小漏一個

周雅芳點了點頭,她很不想承認,但是,她卻不得不承認,眼前的這一隻確實是宋耀州的刻花碟。

位於現陝西銅川耀窯自唐代起就已經是一個生產大量瓷器的地方,當時主要生產白瓷、青瓷和三彩器,它所生產的白瓷是可以刻上“官”字作款的,但是,這個時候它的名氣不大,甚至可以說有一點“泯然眾人矣”的感覺。但是,到了宋代之後,它的名氣卻是越來越大,這裡所生產的劃花、印花和刻花的青瓷名揚遠方,這個時候不僅僅是它自己生產的這類瓷器賣得很好,別的地方也從這裡引進相關的刻花工具等等。

這個時候的耀州窯生產的瓷器從胎色來看呈現出灰白或黃白,釉層則是肥厚如玉,但又帶著一種水潤的感覺,青中泛著黃綠色,很有特點。同時,它的刻花線條流暢如水,但又給人一種活潑的感覺,這是因為在刻花的時候刀鋒銳利所至,同時也因為如此形成了一種剛硬的風格。

瓷器上的圖案很“傳統”,講究的是佈局對稱,在植物的方面主要是是以松竹、梅菊等等為主,動物的方面則是魚龍鳳凰等等。

方明撿漏到的這個青釉刻花碟,就正是其中的一個代表作。

青釉刻花碟用的是敞口六稜沿的樣式,斜壁的地方帶有弧度,圓圈的碟足,碟心的地方是一朵盛開的菊花,周圍映襯的是茂盛的枝葉,碟腹的地方是一圈的又是一圈的枝葉。

碟的外腹有紋,通體青中泛著綠釉,整個顯得青翠如玉,某些地方則有深沉的釉色就像是梅子一般。

而印花來說則是主次分明,線條相當的流暢,雖然還保持著五代的一些造型上的特點,但是已經有了此時耀州窖獨特的刻花的效果。

“看到了沒有?整個刻花碟望之有如群山疊疊翠,蒼翠如翡,特別是在夏天的時候觀看彷彿也能夠給人帶來一種清涼的感覺,這就是耀州窯器的最大特點。也正是因為這樣,所以當時人們就認為可以和越窯青瓷相比美,這確實是很有道理的。可惜的是,耀州窯器後繼無人,到了金、元的時候釉變得青中泛黃,同時紋飾也越來越簡單,質量已經比不上宋代了。”

說到這裡,周雅芳嘆了一口氣,作為一個玩古董收藏的人,最不忍心看到的就是這種瓷器的衰變,但是,這又有什麼辦法?任何事物都有其衰變的過程,這是由很多種因素所造成的,絕對不是她想怎麼樣就怎麼樣的。

“雅芳姐,這東西值多少錢?”

雖然說根據貔貅的顏色的深淺可以判斷出來一件古董的價值,但直到目前為止方明經手的古董還比較少,沒有足夠多的參考物,眼前的這隻耀州刻花碟顏色比扳指淺但又比店裡的康熙大錢要深,所以他也沒有辦法判斷出來到底值多少錢,只能求助於周雅芳這樣的專業人士了。

周雅芳狠狠地瞪了方明一眼,說:“你不要老是想著它值多少錢好不好?”

周雅芳正在感嘆一代名窯就此消失,情緒上也比較低沉,方明這一張口就說錢,一點“情趣”也沒有!

“哈!雅芳姐,古董就是要落到錢上才能夠判斷出它的價值嘛。”

周雅芳又好氣又好笑,說:“古董收藏雖然是為了發財,但更加重要的是要欣賞它的工藝特點,體現出來的美。哪有人像你這樣的,整天都把它值多少錢掛在嘴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