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拖帶拉的在泥水地裡將深陷其中的鐵傢伙拖出來。
一天之中,常要如此這般的折騰上幾次,每個人身上再沒有了剛入緬時的光鮮亮麗,都幾乎要成了泥漿水裡跑出來的“泥猴子”。互相打量之下,除了苦笑一番,各自調侃之餘,所有人都開始感覺到了這條入緬之路並不是象以前想象的那樣好走。
還有一個情況也讓入緬參戰的遠征軍們始料不及,那就是當地異常炎熱的氣候。雖然大部隊入緬的時候正是二三月份,在中國的這個時節,大部分地區都還是被寒冬所籠罩,寒風凜冽。而在緬甸,哪怕是在一年之中氣溫最低的日子裡,氣溫還常常能高達40℃。潮溼悶熱的環境很容易使人透不過氣來,中暑虛脫的情況也常有發生。
因為遠征軍極其缺乏熱帶作戰的裝備,軍隊中有些大兵的身上還有穿著厚冬裝來的。汗溼潮熱的環境不但很容易讓人體產生虛弱感,更容易孳生各種面板病。在入緬部隊深入到緬甸境內之後,許多家鄉在東北,以前從來不知道什麼叫“溼疹”和“汗斑”的年輕士兵們,在渾身上下發出的一陣陣難以忍耐的瘙癢之中,被時好時壞的面板病所折磨,痛苦不堪。
如果說這些外在因素還是可以忍受的話,那麼最讓他們感到切齒不已與痛恨的是英國人的“扯後腿”與當地一些“緬奸”的為虎作倀。遠征軍進入緬甸的時候,日軍雖然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