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把他們給燒的!都快不知道自己姓啥叫啥了!瞧,那豁牙六子,嘴巴都快咧到耳後根去了!”
“官長,師長到底是咋考慮的啊?為啥不讓咱們上啊?師長不是老誇咱們團嘛,怎麼遇到真打仗了,偏讓那不如咱們的團去啊!師長的葫蘆裡到底賣的啥藥啊?”
小戰士們一個個都不服氣,抱怨著的時候便紛紛圍攏到了狄爾森的身邊,你一句我一句的大聲議論著。看著戰士們一張張氣憤又充滿期待的面容,他低頭想了想,正色道:
“不要著急,師長的安排肯定有他的意思。我和你們也一樣不服氣,一樣著急。可是,我們還是要相信師長的指揮能力!現在要做的,就是等候命令。放心,仗,將來有的是我們打的時候。113的人,不過是比我們先行一步,他們是替我們開路去的。”
也許是他低沉而緩慢的說話語速讓原本焦躁的戰士們安下了心,又或者是他嚴肅端持的表情讓戰士們覺得可信,漸漸地,戰士們都不再多說什麼,而是閉緊了嘴巴,握緊了手裡的槍,用堅定的目光看著113團的戰士們開赴陣地。
狄爾森看著同袍們遠去,逐漸消失在叢林之中的身影,在替他們祝福著的時候,他的心中也在默默的念道:
“寶刀,是該到了出鞘的時刻了!”
作者有話要說:
☆、第八十一章
113團在無數人充滿羨慕的眼光中先撈著了與日軍一較高下的機會,興奮得意之餘,本就旺盛計程車氣更高。為了儘快趕到仁安羌,他們晝夜兼程,銜枚疾走,在第二天的傍晚時分,終於趕到了仁安羌外圍的賓河地區。
仁安羌,在緬甸語中,意思為“油河”,是一個很多中國人過去從來沒有聽說過的地名。它是緬甸中西部的一個小城市,人口僅5萬左右。儘管這是一個小城市,但是它卻是一個對緬甸來說極其重要的城市。因為,它是緬甸最重要的石油生產中心。
石油,眾所周知,在進入二十世紀之後,對每一個國家的工業發展來說,至關重要。尤其是對目前深陷在全世界戰爭漩渦之中的所有參戰國,沒有石油,所有的武器裝備,汽車坦克,飛機艦艇,但凡是機械裝置的驅動車輛,就等於是一堆華麗的廢銅爛鐵,在戰場上只能成為不能移動的障礙物,毫無用武之地。
所以,仁安羌的重要性由此便是顯得越發的毋庸置疑。誰能佔領仁安羌,無疑等於佔領了一個重要的戰地機器後勤保障基地。日軍會將據守在仁安羌的英軍團團包圍,目的就在於此。
113團到達了仁安羌的賓河地區之後,稍作簡單部署,便立刻展開了攻擊。在夜色之中,雙方陣地上的子彈紛飛,炮聲隆隆,炮彈在夜空中穿梭,發出銀色的射線,幾乎照亮了緬甸的天空。廝殺聲此起彼伏,叢林之中,影影重重的可以看到許多個貓著腰的人影穿行在子彈聲中,飛快的朝著賓河北岸上前進著。
有的人倒下了,有的人受傷了,但有更多人的依然堅定的冒著炮火,朝著前方前進著。從日軍陣地上射出來的子彈擊退不了這些心中充滿怒火的中國軍人,早就積聚在他們心中的那團想要報仇雪恨的烈火,成為支撐他們一步步前進的巨大動力。
戰鬥從入夜持續了數個小時,仁安羌上空的槍炮聲直到第二天的中午才漸漸的稀疏下來,賓河北岸的日軍終於無法抵擋新三十八師官兵們英勇的攻擊,扔下了數百具屍體之後,不得不倉皇撤退,北岸被113團佔領,仁安羌的包圍圈一角由此被開啟了一個缺口。
賓河北岸的槍聲整整響了一個夜晚,被圍困在南岸的英軍隊伍聽見了這如上帝福音般的槍炮聲,知道他們盼了好幾天的援兵已到,激動涕零之餘,只恨不得中國軍隊立時能打到南岸,將他們救出。可是,113團的將士們經過了整整一夜的激戰,已經疲累不堪,加上還有不小的傷亡,戰士們需要休息,傷病員需要治療,陣亡的官兵需要掩埋,一時之間,113團沒有足夠的力量再與人強馬壯的南岸日軍決一死戰,前進的步伐就這樣停止在了北岸。
眼看著救兵就在自己眼前,可卻停滯不前,實在是急壞了英軍的最高指揮官師長斯考特。他急得在自己的指揮所裡團團轉,如熱鍋上的螞蟻,告急電報一個接一個打到位於曼德勒的孫立人指揮所,懇求中國軍隊趕快渡河。
曼德勒皇宮內的新三十八師指揮所,孫立人已經得到了113團首戰告捷的訊息。他並沒有為此而感到沾沾自喜,而是相當冷靜的開始思考起後續的作戰計劃。如雪片一般一份份送到他手上的告急電報已經堆成了一小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