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娘子海了去了,憑你蕭九郎的家世品貌,上御街吆喝上一聲,他們頃刻能撲上來把你生吞活吃咯!”
蕭九郎不接茬,心道你倒是不誆我,可你傻啊。
不過傻也有傻的好處,他一轉心思,拿出一副黯然神傷的模樣道:“單聽你在此處說,叫我如何能盡信?除非你妹妹親口回絕我,不然我絕不能死心!”
姜曇生哪裡肯應:“說什麼吶!我阿妹一個沒出嫁的小娘子,怎麼好私會外男!”
蕭熠打定了主意軟磨硬泡:“眼看著就臘月了,年節裡你們家女眷總要去寺廟祭拜進香的吧?有你這兄長在一旁陪著護著,難道我還能對你阿妹如何?”
來回說了幾遍,姜曇生已經有些動搖了,臉上現出尷尬又為難的神色。
蕭九郎眼瞅著有戲,便越發可憐地央告道:“思真,你就可憐我的一片痴心,成全我一回吧。”
姜曇生看他那可憐巴巴的模樣也實在硬不起心腸,咬咬牙道:“過幾日我阿婆他們去廣濟寺進香。。。。。。 不過先說好了,我得在一旁看著!”
作者有話要說: 修了修
第127章
再過四五日就是丁丑臘日; 天氣總算放晴了。
姜老太太早命人備好了迦葉佛香爐、金枝七色羅絹花束等物事,持齋數日; 只等著哪日風偃雪霽便帶著媳婦和孫女們前去廣濟寺禮佛。
廣濟寺靠近西市,佔地很小,格局逼仄,也並非什麼名藍; 建寺幾十年連個拿得出手的神蹟異象都無,若說特色; 大約也只有齋菜格外難吃這一項; 又以寺尼自個兒磨的豆腐為箇中魁首——老而多孔,還帶股莫可名狀的腐臭味; 活似幾十年不曾洗過的破被絮; 鍾薈第一回吃時差點吐了出來。
前來禮佛的多是附近幾個裡坊的住戶,大多是苦哈哈的沒腳蟹,像姜家原先那樣做點小本買賣的已經算是其中的大戶了; 總之達官貴人豪富望族是見不到的。
只有姜家人來得頗勤,臘日前後的大祭更是一年不落; 一來是姜老太太念舊; 二來姜家原先就住在廣濟寺附近的通商裡,回到此處也有那麼一點衣錦還鄉的意思。
姜老太太無意鋪張,然而姜家發跡這麼多年; 他們家人眼中的“從簡”在普通人家看來已是窮奢極欲了。何況姜家子孫多,僕從更眾,雖是兩三人擠一輛車; 也總得有十幾輛,這還沒算上裝香油和供品的露車和一隊騎馬的護衛。
赫赫揚揚的一大隊人馬將寺前的小巷子堵了個水洩不通,附近幾個裡坊的百姓全跑出來爭相看熱鬧,世家大族多半會設步障,並令部曲清道,像姜家這樣大大方方任人觀瞻的豪富便顯得十分難能可貴。
終於成行,姜老太太自是高興,而長孫姜曇生自告奮勇陪同前往,更是叫她十分欣慰,不過車駕到了寺門口,她卻覺出了些異樣。
為了讓姜家的犢車透過,寺尼們照例預先拆了兩扇門板並一條屋檻,這一整日廣濟寺都不接納旁的香客,不過這麼勞師動眾也是理所當然,姜老太太出手闊綽,添一次香油便抵得上廣濟寺幾個月的香火錢,整座尼寺幾乎是姜家在養著。
不同尋常之處卻是,往年必定親自出來迎接的主持法願師太卻不見人影,門口只站著兩個面生的年輕知客尼。
姜老太太咬著耳朵將心裡的嘀咕說給三老太太劉氏聽,劉氏心下也暗暗覺出不對勁,不過她知道老太太與法願師太交情匪淺,怕言多有失,只勸慰道:“師太年紀大了,這大冬日的,說不得有個什麼頭疼腦熱的。”
老太太想著大約是這麼回事,下了車扯住其中一個知客尼一問,果然答曰主持前日偶感風寒。
姜老太太便不吭聲了,按部就班地帶著一眾跟班往佛殿裡去。
廣濟寺供奉的是彌勒佛,姜老太太禮佛同祭告祖宗一般不講究,隨便磕了幾個頭,便同佛祖說起了體己話:“菩薩,求您保佑咱們家兒孫們平安康健,信女我老婆子就不必保佑了,壽數到了收了我去就是,頭一個保佑二兒姜景義姜狗子和二孫姜悔平平安安,早日討媳婦兒,保佑幾個孫子孫女著落個好姻緣……”
姜老太太說到此處想到了亡夫。法願師太同她說過,死了的人只要家人替他敬佛就能脫出地獄,升到個什麼什麼天上去享福。她實在覺得姜老太爺這種人上天享福簡直沒天理,不過夫妻一場,到底不忍心他在地獄裡熬煎,便以一種順帶的口吻道:“還有信女那早死的老頭子姜大根,菩薩您要是不嫌麻煩就拉拔他一把,要是忙就算了,還是先緊著活人,阿彌陀佛。”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