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琇放下手爐,屈起手指輕輕颳了刮她鼻樑:“別不講理,都當了阿孃了,你不為自己著想也要想想阿餳。”
鍾薈早知道他會拿這理由搪塞,反駁的說辭也想好了:“衛琇你想想,把我們送到青州當真萬無一失麼?”
“祁別駕忠心耿耿,必定會替我看顧好你們,況且有阿兄照應,總好過隨我去西北。”
鍾薈笑了笑:“我也不懷疑祁別駕的忠心,只是你想想,萬一司徒徵再次出兵臨淄,萬一守不住城破了,你說忠心耿耿的祁別駕會把我留著給汝南王,用來挾制你,還是把我殺了以絕後患呢?”
衛琇挑挑眉,眼裡閃過一絲驚恐。
鍾薈心知他已經動搖了,她和祁源連話都沒說過幾句,哪裡知道他是什麼樣的人,不過那麼空口白牙一說。
但是她瞭解衛琇,她賭他不敢冒這個險。
“阿晏,我阿兄和長公主能帶多少部曲去青州?他們護不住我的。”鍾薈再接再厲。
衛琇一把抱她入懷:“我帶你走。”
鍾薈得意地勾了勾嘴角:“這才對,寶貝就是要揣在自己身上,我去了必不拖累你,說不定還能出出主意……”
***
司徒鈞並不想讓新任的左將軍出師未捷身先死,還算厚道地給他留了兩個月時間養傷。
鍾薈每日陪著老太太說話,把她用來說服自己的那套話翻來覆去講,說得多了,自己也越發信了。
“待阿晏去了西北,把二叔和二兄給您全須全尾地帶回家來。”她安慰祖母道。
她不敢同老太太說自己也要跟著夫君去西北,只說過陣子回青州。
姜老太太吃力地嚥了嚥唾沫:“回去替你三妹相看相看,門第不用太高,要緊是人本分實誠……你三妹吃了那張嘴的虧,是個實心眼的孩子……”
“哎,”鍾薈一口答應,“先前沒在青州物色,是怕她不想離家太遠。”
本來三娘子已經在同京兆徐家二房嫡三子議親了,兩家大人剛透出點意思,預備等兩個孩子大些再過定。不巧就出了西北那檔子事,沒過多久又傳出曾氏被送進尼寺的訊息,徐家便萌生出了悔意。雖說徐、姜兩家議親的事在洛京士族間不是什麼秘密,可畢竟還沒開始走六禮,徐家此舉雖說有些不地道,可姜家也挺不起腰桿子——姜三孃的生母突然被送進尼寺,明眼人都曉得是怎麼回事。
生母德行有虧,於女兒的聲譽自然有礙,三娘子是受了她母親的連累。
鍾薈看著三娘子從一個幼童長成少女,朝夕相處,姊妹感情不可謂不深,自然也盼著她找個好歸宿。
徐家書香門第,那徐家小郎君衛琇認識,人品端方,相貌周正,是個良配,她也樂見其成。沒想到曾氏瘋到這種地步,連女兒的終身都不顧了。
說到底是有恃無恐,欺負姜大郎好性子,料他看著一雙子女的臉面不會當真發落她。
鍾薈答應了老太太,卻還要問問三娘子自己的心思。
回了院子,鍾薈立即吩咐阿杏把姜明淅請來。
姊妹倆圍著炭盆坐著,一邊縫阿餳的小被子一邊東拉西扯地閒聊,鍾薈估摸著火候差不多了,便把姜老太太的意思說了。
三娘子羞紅了臉,把頭埋到胸前:“阿姊說這些做甚麼。。。。。。”
“你別怕羞,事關你終身,阿姊一定要問清楚了,你想嫁個何等樣的夫君,阿婆替你著想,卻不一定猜得到你的心思。”鍾薈放下針線按住她的手背。
“阿姊。。。。。。”三娘子咬了咬下唇,“我想遠嫁。”
“是為了徐家郎君的事麼?”鍾薈小心問道,“此事你大可不必在意,還沒動真格地議親呢,過不了多久便無人記得了。”
姜明淅搖搖頭:“阿姊,不是的,我真的只想離得遠遠的。。。。。。”
鍾薈霎時明白了,嘆了口氣拍拍她的肩頭。
第188章 姊妹
鍾薈回京半個月餘; 姜老太太臉上漸漸有了笑影,說起幼子和二孫; 擔憂中也有了些許希冀,不再以淚洗面了。
老太太這一回本就是心病,心裡的弦一鬆,精神便自然旺健起來; 也可以用些白膏粥和肉羹了,氣候晴和無風時還能由婆子攙扶著去簷郎下走兩步; 看看院子裡初綻的梅花。
鍾薈一直惦記著宮中的大姊; 見老太太身子好些了,便去宮裡看望姜明霜。
姜家的犢車一到宮城門口; 便有姜明霜派來的內侍、宮人和輦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