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專管農事的官員激動得話都說不清楚,聽到這個概括,完全不懂種地的周知府也心潮澎湃,外調臨州他賺了!賺大了!
從地裡挖出來的這批土豆被衙門花錢買了下來,說要帶回去實際煮過試試口感,要是同傳統方法種出來的馬鈴薯有區別,也得寫在摺子上。
天熱起來喬越不管食慾或者精神頭都比較差,他最近出門的次數很少,話也不多。不過在說到專業問題,他還是解答了周知府的疑惑,說用這種手法種出來的馬鈴薯本質上和原先沒有區別,非但不差,只會更好。
這次增產靠的是最佳化種植方法,要從根本上實現畝產飛躍,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透過雜交最佳化糧種,但是雜交需要合適的母本和父本,要是有朝廷協助做起來更容易,自己做相對麻煩。
因為本朝農業發展水平還比較低,種地不是依據科學而是憑經驗,現在只需要傳授科學種地法搭配適宜的肥料就能實現初步增產,有這個成果打底,後面再讓朝廷出錢出力搞雜交培育優質良種更現實,空口論增產沒人信。
喬越心裡有譜,同周知府說起來也像模像樣,雖然說他這人情商偏低說到專業信服度很高,經常讓你聽完就熱血沸騰恨不得朝著傢伙跟他幹!
就比如周知府,起先對喬越的印象還停在病歪歪上,待他二人談完,他恨不得今天就結個忘年交,不停誇讚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此言不虛,從前覺得種地多簡單,聽君一席話,實在慚愧。
又問喬福來他兒子說沒說親?青年才俊一表人才,該有不少姑娘心儀?
喬福來很想問問知府大人你的錯覺從何而來?
他沒敢……
他不敢,喬越卻很敢,喬越順著杆子哧溜溜往上爬,說自己還沒議親,但已經有心上人了,只不過門第相差太多,沒闖出名堂不敢託人說媒。
喬越眼神亮晶晶的,臉上寫著:你快問我,接著問啊!
最會看人臉色的周知府果然問了,略有些遲疑問他:“不知是哪家姑娘?”
剛問出口,他又補充道:“若不便說也就算了,畢竟是喬小兄弟私事。”
喬越相當大方,一臉沒關係我不計較的樣子,說:“有一回我去縣裡,到姨父家中做客,被姨父帶進曹縣丞府上,碰巧與他家表姑娘有一面之緣。當時不過遠遠看了一眼,之後再沒有見過,可我對她一見傾心,只恨自家出身鄉野,門不當戶也不對。”
曹府表姑娘?
周知府是京城來的,哪能認識地方上的名人?還是金縣令附耳過去,為他說明一二。
說喬小兄弟口中的曹府應是曹縣丞府上,他家表姑娘確實出色,那姑娘家在府城,她父親在府學教書,姓鬱。
“……可是鬱子孝?”
“是也。”
周知府想了想,輕拍喬越肩膀,讓喬小兄弟再加把勁,說現在的確門不當戶不對,日後未必。糧食增產是大功勞,比什麼都不差,等朝廷賞賜下來,他讓夫人同鬱家的姑奶奶談談,看能不能請動她家姑奶奶保這個媒。
本來王貞娘都要暈了,喬福來很想臭罵兒子一頓,你吃飽了撐的同父母大人聊心上人???兩位父母大人為百姓操勞日理萬機,哪有閒心管這點事?
沒想到啊,周知府還答應了他,答應請知府夫人出面去找鬱家的姑奶奶說媒。
這真是為老百姓著想的好官啊!
請知府夫人出面不比求曹家太太說媒來得強?
那可是知府夫人!
喬福來又是一陣千恩萬謝,才送走堆成小山的馬鈴薯以及累成死狗的衙役們。當然兩位大人也走了,金縣令這陣子都沒睡安穩過,現在事情了結,可算能踏踏實實歇一覺。至於周知府,他等不及回去寫摺子,要把本府的特大喜訊上報朝廷,讓皇上知道在他臨州地界上馬鈴薯增產了。
周知府還準備修書給本家父兄,讓他們看準時機推一把。他再三表示那幾畝地的馬鈴薯是他親自帶人去挖出來,親自盯著稱的,這事假不了,它比真金還真。
這個事是五月尾報給臨州府的,六月初,加急的密摺從臨州發往京城,皇帝看到之後立刻請專管農事的大臣到御前商議,問他們馬鈴薯收成翻倍甚至翻兩倍有沒有可能。
眾大臣搖頭,說不可能。
皇帝將摺子拍他們面前,讓老東西們看仔細,再問,有沒有可能。
都看明白了,上這道摺子的是臨州知府周崇廉,他是周氏門宗人。地方官為了掙功績誇誇其談有可能,可週家出過那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