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的時候採集,又脆又提鮮,煲湯最好。想起前世吃過的竹筍燉老鴨湯,那個鮮哪!可惜家裡沒有鴨子,不行,這下回去她得讓娘去買小鴨仔回來,到了冬天就有老鴨湯喝了。
野生的竹筍,生長環境沒有干擾,長的都比較細直。要是能拿碗蓋著,上面加些重物壓,竹筍就不再長高,而是橫向發展,會長的很粗壯,口感也會更好。不過這裡的土壤顯然很肥沃,竹筍長勢肯定好的不得了。
麥芽放下竹簍,仔細瞧著腳下厚實的落葉堆。
春筍只在剛剛冒出土一點點,或者完全埋在土裡時,才最鮮嫩,如果出土過多,就老了不好吃。
麥芽用鏟子把地上的落吉扒拉開,反正這裡從沒有人採過,竹子又長的那樣茂盛,竹筍還不是隨處可見,只要沿著大竹子根部的方向為半徑挖掘,肯定有。
果不其然,等掀開拳頭厚度的落葉,底下的景像令她興奮了。
一個個很小的尖頭,露了出來,有些不仔細看,還很難發現呢。
冬生跟元青在另一片林子,遠遠的瞅著麥芽蹲在草地上,鼓搗著啥,納悶極了。那片林子除了竹子,啥都沒有啊,難不成她要採竹子?
等到他倆提著三隻已經死了的野兔,還有兩隻山雞去找她時,麥芽帶著的竹簍已經裝的滿滿當當。
“這是啥?”冬生瞧著簍子裡包著層層外衣,圓不隆冬的傢伙,好奇的問道。
麥芽頭也不抬的繼續挖筍子,“這是竹筍,好吃的很呢,我都快挖完了,等下就能走。”
元青蹲下去幫她把挖好的筍子都裝好,“這東西真能吃嗎?”據他所知,它們長大之後,就竹子了啊。
“當然能吃,等我燒好之後,你們就曉得了。”
冬生瞧著那一大簍子竹筍道:“可就算能吃,你挖這麼多,就我們幾個人也吃不完哪!”
麥芽笑道:“沒事,竹筍用鹽醃著,能放一年呢!”
見她這般堅持,冬生也沒吭聲,反正妹妹說能吃就能吃吧。
不過,這麼一大筐,份量可是很重的。
他跟元青輪流扛著竹簍下山。
路上麥芽又看見一棵山胡椒樹,如今只有花,還沒結果子,瞧著這棵樹不大,麥芽乾脆讓他倆把根起了,回去栽在家門口算了。等到秋天,就有胡椒收了。
下山比上山相對容易些,後山坡度不大,太陽還沒下山,他們便趕回家了。
田氏見他們扛著那麼多東西回來,忙上去接著,“這是竹筍吧,你們扛它回來幹啥?”田氏認得,以前上山的時候見過,可這東西又硬又澀嘴,哪裡能吃。
麥芽不得不再次解釋一遍,“娘,你們都別提意見,等我坐好了再講行不?”
冬生也道:“芽子都說能吃,我想這東西一定能吃。”
元青也表示贊同,不過他放下東西后,就要回家,說是家裡還有農活要忙。
田氏留不住他,只好拿了小瓦罐,裝了些滷豬蹄給他帶上,麥芽也把留下的滷花生也一併交給他。
至於山貨,田氏說一家留一半,可元青死活不同意,又說他也不會收拾,弄回家還糟蹋了,最後還是冬生提議,把兔子毛皮都給他,等麥芽把肉做好了,再一併送過去。
元青走了之後,天色攛黑。
冬生又乘著燒飯的功夫,把那棵野生山胡椒樹,栽到家門口。
麥芽站在門廊下,面帶微笑的瞧著,心想,等有機會,她還得上山去找花椒樹,還有好多好多香料樹。
田氏站在廚房門口喊他們吃飯,冬生填平最後一鍬土,轉身回家來,“走吧,傻站這裡幹嘛,娘叫吃飯呢!”
麥芽撒嬌的抱著他胳膊,“哥,有你真好。”
是啊,有了哥哥,啥事只要說一聲,哥哥保準衝在你前面,想到今天孫氏來的時候,那麼多人在保護她,麥芽心裡升起滿滿的暖意,雖說這個世界,沒有電視,沒有電腦,沒有手機,可是它有最平凡,最真摯的親情,原始鄉村生活雖然很辛苦,但都是憑著自己勞動得來,吃到肚子裡是香的。
田氏今天把晚飯擺到堂屋,點上了油燈。
麥芽洗了手之後,幫著把滷豬蹄用盆裝著,端到桌上,另外還炒了盤青菜,蒸了一鍋饃饃。
冬生啃著豬蹄,吃的停不了手,“這豬蹄真好吃。”
田氏族也是一樣的看法,“芽子,你咋想到這樣吃哩,我以前都沒聽人說過。”
冬生附和道:“是哩,縣城裡都沒有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