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小屁孩們摸了這個摸那個,個個心花怒放的把幾件樂器都給摸了個遍,問了個遍,直到下了學都絲毫不減熱情。
幾位秀才公們相繼離開,守在外頭的少年郎們也收穫頗豐的離開,走時,都帶著顯而易見的不捨,真真是食髓知味,來時,他們在路上偶有聽人說起,說只要讓幾位秀才公稍稍指點指點,就受用得很,當時,他們其實是不以為然的。
一個秀才罷了,吹得再神他也只是個秀才,能跟舉人,能跟進士相提並論?
只是誰也不曾料到,原來這秀才跟秀才之間,也是有差距的,這差距往常不明顯,或者說不覺得,但聽了人家秀才們上了一堂課後,這差距就明晃晃的擺在了眾人面前。
無論是最開始鬱秀才教導小娃們學習百家姓,還是後來的琴曲,那些未盡的話語,都是那麼讓人眼前一新,讓人如同被固定在故步自封之中,還有一種原來如是的感覺。
果真不愧是聞名渝州府的四位名人啊。
而成功回了鬱家的四人正歇息了一會,就見難得回來一次的鬱桑穿著青衫儒巾,提著個小包袱走進門,在他身後,還跟著還幾隻同樣年齡大小的少年……以及一隻鬱桂舟有些眼熟,還有記憶的一位圓滑會處事的景夫子。
景夫子非常自來熟,還未等鬱桑開口介紹,便熱情滿面的朝鬱桂舟走了過去,還感嘆道:“鬱小友,許久未見了,真是幸會啊幸會,不知我那好友明之可還好?”
鬱桂舟:“……”
你的明之好得很!
有你這麼個打著他旗號的好友,那真是一架友誼的小船,說用就用!
作者有話要說: 小劇場:
鬱言:聽說有人打著我的名號上門成功留了下來,對這種厚臉皮的人啊,你們可千萬別心軟!
四人組:你想多了,早轟出去了,明之是誰啊?
哎呀,夫子這個小段,我看看明天能不能完結了,又要開始新的旅程了,這次是什麼呢,來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