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遺憾終身,畢竟,誰也不知道下一世是什麼,是否擦肩而過卻對面不識。”
點到為止,直到車伕駕車離開了尾橋,安靜了好一會的白公子這才嘖嘖兩聲:“真是沒想到啊,我還以為我白某人才是情場高手,萬花叢中一點綠,沒想到鬱兄竟然也不逞多讓啊,咱們倆若是聯手,別說酒中大俠了,連情場大俠都能拿下來!”
鬱桂舟反笑道:“此言有理,只是白兄以後會很忙碌了,”他點了點白、姚二人:“府試和鄉試已過,兩位兄臺怕是要有妻子人選了?”
以這兩家的身份地位,拖到現在都不急著讓他們成婚,怕是就等著過了科舉後,能匹配到更為門當戶對的好姑娘吧。
馬車一路進了白府,剛下馬車,就見鬱言已經在屋簷下等著他們,對方才才偷偷見了鬱五叔的心上人,聽了一曲愛恨情仇的故事,如今面對著另一位當事人,幾個都難免有幾分不自在,又好像有一種心虛,彷彿我們見了你愛人,但抱歉,瞞著你。
在禮法森嚴的時候,這種偷偷摸摸,無論什麼名目都能被安上“私通”這個名頭的。
“哎呀,好餓啊,我去前廳看看有沒有什麼好吃的?”點子多的姚未靈光一閃,找了個理由撒腿就跑。
“我也是,一起吧。”
“一起一起。”
瞬間就走了三個,鬱言看得瞠目結舌:“他們這是怎麼了?”
鬱桂舟隨口回了句:“沒吃藥吧?”腦子有問題的人都這樣,神戳戳的。
鬱言沒懂他話中意思,與他並排走著,還說了一個訊息,對所有應試學子來說天大的好訊息,但對鬱桂舟來說,心裡卻直打鼓。
早前,東平省內接到了從京都趕來的驛差宣告的皇榜,魏君已經決定立皇后嫡子為太子殿下,太子一位,關乎著四海昇平、國之大計,半點馬虎不得,在此普天同慶之時,加恩科以示恩澤。
太子的禮服、規格、排場早就有條不紊的準備著,如今只是確定了人選,改改衣裳,倒是方便得很,便定下了半載後凡應試舉子皇都上淮會考一事。
作者有話要說: 明天開始新篇章拉。
第137章 皇都之行
皇都上淮素有君子之玉; 淡雅如風的雅稱; 當今世道以文采、以品德來定義一個人的言行舉止,是皎皎之月還是宵小之輩。
是以; 論文風悠揚; 當屬上淮第一。
上淮之地,久經歷史,從大魏開國至今,諸位國君便在科舉之路上推動向前,而世家們更是向來以風雅著稱,以清高自負示人。
世上大都習文,但在上淮; 也有不少世家子弟從武; 在此任魏君上任後,習武之人便也有了一席之地,那便是武考。
武考不同與文考; 且並非是三年一考; 在整個大魏; 武考反而是最勤的一次,只要有習武之人勝了當地指派的武者; 便能一級級的往上,在過了府考後,便能直接去軍營裡謀個小職位,也算是個保障了,若是一路考到了上淮; 勝了指定的武官,便能獲得武狀元之位,直接投身在某將軍旗下,為其效力。
相比要十年寒窗的文考,武考其實要容易許多,門檻也低了不少,若是文不成的選擇以武入官場也是一個好法子,只是自古文武對立,文人嫌棄武官大老粗,都是他們文士剩下的,而武者者嫌棄文人墨跡,酸腐,不懂變通,一根死腦筋。
兩派死磕了數百年,誰也奈何不了誰。
車廂裡,白暉一一給鬱桂舟、白暉、姚未講著關於上淮的各個派系,風土民情,文風走向,世家八卦,一路上倒也是不難過。
只是……
鬱桂舟扒著窗戶,看著不斷退後的樹林落葉,嘆了口氣兒。
他們此刻正是在前往上淮的路上,從東平此去上淮,需要兩旬左右,且從東平回謝家村便需要半月有餘,半載時光,對天下學子來說,不過一晃而過,八月恩科之時,如今已是四月末尾,在鄉試中,就耗費了月餘才得脫身,再過一兩日便到了五月,是以,鬱五叔以一個長輩的身份嚴禁鬱桂舟躍躍欲試的想回鄉的想法。
用鬱五叔的原話,那便是,此次機會千載難逢,恩科加身的機會少之又少,何不考上一次,無論中不中,總有一個結果,若是中了,自然有的是機會與妻兒團員,若是沒中,那更是有無數的機會。
何必急於一時。
鬱桂舟撇了撇後面那架馬車,他五叔倒是說得輕巧,也不看看,他如今是人生圓滿了,硃砂痣迴歸,整日笑得跟傻子似的,哪還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