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部分(3 / 4)

真沒反抗,她盤算著,養豬確實是個好主意,畢竟沒分家時,她沒少看王香芹伺弄豬。再說了,就像大伯孃說的那樣,問題在於豬種的好壞,跟養豬的法子關係不大的。那就……

“大郎啊,等我生完這胎,豬丫也大些了,到時候咱們把她接回家,讓她幫著照顧小的。我呢,正好騰出手來養些豬啊,再喂幾隻鴨子,你看成吧?”

“成成,只要你別老上爹孃那頭鬧事,你想幹啥我都沒意見!”

**

等王香芹一行人趕到縣城時,已經是夕陽西下了。

他們還不知道大伯孃幫著搞定了溫氏,只一心往縣衙門那頭衝。

“咱們還是先去縣衙門,把讓步說一說。態度誠懇一點兒,說不準縣太爺就立馬放四郎出來了。就算今個兒趕不回家了,咱們拿錢去客棧住一宿,也總比讓四郎待在牢裡強。”王香芹如是說。

她的想法得到了朱家其他人的贊同,不管怎麼說,還是先見了縣太爺更安心。

別人要見縣太爺還是很麻煩的,不過朱家人卻是得到了通融。

片刻後,縣太爺在偏廳接見了他們,神情複雜到了極點,尤其是看向王香芹那眼神,透著一股子一言難盡。

朱四郎和王香芹的絕美愛情啊!

之前縣太爺是不知道這個事兒的,畢竟縣城離秀水村挺遠的,再說了,縣太爺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正事兒都忙不過來,哪有閒情逸致去關心鄉下地頭的八卦訊息呢?等他對這個案子產生了懷疑後,又派師爺出馬仔細調查,結果就被真相懟了一臉。

這倆人他都見過的,朱四郎一看就是個典型的憨厚農家漢子,反觀王香芹,一開始要是沒帶任何偏見的話,就會覺得這是個長相不錯的農家婦人。可知道得越多,縣太爺這心情就越是五味雜陳,很明顯,他看出來了,這倆人中真正當家做主的人是王香芹啊!

再就是,縣太爺還不像鄉下人那麼蠢,真就相信了那些鬼話。什麼王香芹被朱四郎騙了,用不娶做威脅,這才哄的她將養豬秘訣帶到了夫家等等。

朱四郎是真的傻啊!

真真切切、不摻任何水分的傻啊!

這種人能套路王香芹?!

結合秀水居士寫的那個話本子,縣太爺大致的猜出了真相。估摸著就是王香芹自個兒琢磨出了一套養豬的訣竅,不想留給孃家人,想帶到夫家去。確切的說,應該不是孃家和夫家的差別,而是想留給自己和自己未來的孩子。偏生,孃家給她說的親事是鎮上的,據說家境還不賴,那樣的話,等於絕了她養豬的路。偏巧,親妹子說的親事就是同村的人,典型的農家,家境比不得鎮上那個,卻也比孃家好多了,能支援她養豬。

接下來的事情就很容易解釋了,從話本子上推測,那個汪小姑是個傻子,這種沒腦子的傻貨最好忽悠不過了。只要在她跟前多編排兩句,什麼親姐妹不同命,什麼我要去鎮上享福了你留在村裡好好過日子,沒事兒多來瞧瞧爹孃……

瞎編一些話,隨便這麼一挑撥,傻貨還不得上當受騙?甚至在真的發生了姐妹易嫁的事情後,外人還不會責怪王香芹,畢竟在正常人看來,明顯是鎮上的那家更好。

縣太爺頭腦風暴了一陣子,再看到王香芹裡,當真是感概連連。

這人吧,其實不一定特別聰明,或者說小聰明是有的,就是沒用在正道上。滿腦子就只想著自己,連孃家人都不管,自然更不會在乎其他沒啥關係的鄉下農戶的死活了。不能說她就是根子壞,但天性薄涼是真的。

繼寧氏之後,縣太爺也將事實真相猜了個八。九不離十。

只不過,寧氏欠缺的是身份的問題,她想不到穿越的。縣太爺則將一切歸咎於王香芹本身就是個薄涼的人,畢竟這年頭嫁出去後不管孃家的情況也挺多的。

“說吧,你們打算怎麼彌補自己的罪過。”

第117章

聽到縣太爺這話; 王香芹本能的覺得反感。

她還是不認為自己錯了,甚至於同意補償養豬戶的損失,也被她歸咎於是人道主義的補償。怎麼到了縣太爺的嘴裡,就成了彌補罪過了呢?

話雖如此,她總算還沒有傻到家; 知道胳膊擰不過大腿的道理。因此; 在面對縣太爺的問話時,她沒有開口,而是拿眼看公婆。

縣太爺將這一切收入眼底; 面上閃過一絲不屑。拿主意的時候不深思熟慮,眼下出了事情; 反倒是曉得聽別人的了?好在,縣太爺至始至終要的僅僅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對於這些個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