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理招了招手,壓低了聲音,不想打擾克里斯他們的會議,“資料是不是弄錯了?我說,這應該是演員的資料吧?”
傑克湊過來看了看資料夾裡,尤其是珍妮指著的那張照片,他‘哦’了一聲,“沒弄錯。”
他指著照片裡那位五官深刻俊美,身材高挑,身穿三件套西裝,彷彿正為名牌服飾代言的棕發男人說道,“這就是薩維爾。圖齊,資料裡有說,在成為導演之前,他當過兩年模特——”
作者有話要說:注:這裡說的北美演員票房排行榜是按照今年的份額來參考推算的,如果是現實版本的話,在現在,部均應該是哈7三人組第一,前50也要多出emma,第二是有三大神片系列的奧蘭多。
☆、第二百二十六章 藝術的火花
珍妮拿影后的影片曾經在威尼斯電影節放映,並得到了評委組非常一致的好評、溢美,對於雙方來說,這都是一段難得的緣分,所以錯過戛納,珍妮並不覺得太惋惜,《邁克爾。克萊頓》的海外首秀選擇威尼斯也算是還了前年的情分,有助於雙方培養感情。——在歐洲電影市場,三大電影節都有自己的偏好,很難有演員和電影能夠同時討好三大電影節,比起還沒有去過幾次,非常陌生的戛納,威尼斯電影節顯然對珍妮要更為親切。
因為前年她算是臨時爽約,雖然也是事出有因,但這一次珍妮還是給足了威尼斯影展面子,特地提前一天抵達威尼斯,預備出席開幕式,走紅毯給影展撐場,不過,珍妮並不能在威尼斯待足一週,她只能是待到自己的影片放映過後就得回紐西蘭繼續拍攝,視情況決定是否回來參加頒獎典禮:這主要取決於卡梅隆的心情,否則她倒是寧願在義大利多待幾天,即使不能和克里斯一起在當地遊玩,起碼也不必重複這種空中飛人的生活,從威尼斯到惠靈頓路途不近,私人飛機根本無法飛,也沒有直達航班,算上轉機時間,單獨的航程都要十幾小時,這對於珍妮來說簡直是難以忍受的時間浪費。
前年就對她無比欣賞的法國女導演克萊爾。丹尼斯,在她的帶動下對珍妮也很有興趣的當屆評審,一樣是來自法國,也一樣是對男色有自己見解的女導演凱瑟琳。佈雷亞都很盼望著見珍妮一面,而她們的關係也其實暗示了威尼斯評審會的權力結構——雖然人選每一屆都不一樣,但派系組成肯定是差不多的,也只有把這些歐洲、亞太的派系捏在一起,威尼斯電影節才能繼續保證自己的國際影響力,確保每一次都有重量級影片參展。其實說穿了,這也相當於是一次比較嚴肅的分豬肉,奧斯卡有五千評委都不能例外,評審團人數沒上20的威尼斯電影節又怎麼可能完全沒有博弈和妥協的影子?
如果能夠從這個角度理解威尼斯電影節的話,克萊爾和凱瑟琳的邀約就是完全不能推辭的了,你可以不拍她們的電影,但除非你不想要法國系的好感了,否則她們的邀請你最好是要參加,而除此之外,珍妮還收到了威尼斯影展主席馬克。穆勒的邀請,希望她能出席專為各國片商舉行的推介會,為威尼斯電影節的版權交易市場做宣傳,除此之外,還有同樣來參加電影節宣傳新片的各國大腕們:李安、吳宇森、尼基塔。米哈爾科夫、蒂姆。波頓、約翰尼。德普、希斯。萊傑、泰倫斯。霍華德……這些人裡有些是朋友的朋友,有些是知名大導,有些是交情不淺的朋友,有些乾脆就和珍妮是一個經紀人的關係,在這短短三天裡,珍妮要處理的交際任務實在是太繁重了,以至於她甚至有些不知從何著手。當然,這也是切薩雷放下工作跟她過來的原因之一,畢竟這種層次的交際,還不能完全放心地交給瑪麗去處理。
珍妮、克里斯、希斯。萊傑,直接帶了三名藝人來威尼斯的切薩雷,多少也算是證明了自己的實力,再加上和他關係密切的約翰尼。德普,和德普關係密切的蒂姆。波頓,以及和德普的妻子凡妮莎——法國超模、歌手十分熟悉的克萊爾、凱瑟琳,這些人外加他們的伴兒就夠湊一個party的了,珍妮和薩爾維。圖齊吃飯的時間都只有兩個小時,兩個小時後就必須回酒店去參加派對,所以,雖然薩爾維的確是她見過最漂亮的導演,但她對他的私人生活完全沒有關心,她在想的全是怎麼利用好這兩小時的時間,判斷他能不能導上《夢露》,把自己寄予厚望的這個專案交給他是否是個太冒險的決定。
從履歷上看,薩爾維和原作者科林相似之處頗多,他從小到大一路都是讀公學的,家境不可能差,在做了兩年模特以後就上bbc當紀錄片導演了,這和科林的人生軌跡也非常相似:出身貴族,一路優質教育,畢業後對傳媒行業發生興趣,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