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部分(3 / 4)

小說:制霸好萊塢 作者:冬兒

大導混了兩年,也是在期間接觸到了瑪麗蓮。夢露,然後就去當紀錄片導演,唯獨不同的是,科林主要是做音樂、藝術型別的紀錄片,而薩爾維是以人物傳記片為主。當然,若非如此,他也不可能透過阿瑟的篩選,成為導演人選——第一部故事片就能和珍妮合作,對於新入行的導演來說,算是非常閃亮的資歷了。

一樣是優良的家庭教育,根據克里斯的說法,薩爾維的家庭也是貴族出身,雖然父母離異,但這份文化傳統和科林是一脈相承的,在理解科林撰寫原著時的視角、心態這一點上,薩爾維應該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這肯定是有助於他解構整個故事,再者珍妮看好他的一點是,在他拍攝的《二戰後的維多利亞》紀錄片中,女王的宮廷生活被拍攝得如夢似幻,充滿了優雅而尊貴的美感,這種鏡頭審美和她所追求的意境恰好不謀而合。在她的理解裡,好萊塢黃金時代對於所有人來說都是一個朦朧又漂亮的夢,理智上,人們當然知道那並不是個十全十美的年代,但這並不妨礙人們根據老照片上大明星們傾國傾城的風情,把當時的好萊塢和演藝界想象成一個五光十色、豪華奢侈的傳奇世界。起碼她就是如此,尤其是故事和夢露有關時,她想看到的並不是夢露怎麼在洛杉磯的貧民窟中塗抹著廉價的口紅,而是她怎麼風情萬種地出現在閃光燈前顛倒眾生,當然,故事肯定會有前者的篇幅,但後者那驚心動魄的美麗會牢牢地抓住觀眾和影評人的心和注意力——而要把這種場面拍得美麗而不失於俗豔,那是需要一些天分和靈氣的。薩爾維的鏡頭排程正是充滿了這樣輕盈瀟灑、優雅而又靈活的生命力。

“傑弗森女士。”當他們走進餐廳時,薩爾維客氣地站起身,對珍妮弗伸出手——那張資料照片應該是近照,他和照片上看來沒什麼區別,當然因為天氣的關係,他沒穿三件套西裝,而是穿著輕便的格紋襯衫和亞麻褲,服裝款式中規中矩,不少小細節(襯衫的熨痕、坐姿和神態),都帶著公學範兒——以及英國人所特有的客套和冷漠,雖然他為了這部電影特意來到威尼斯,但顯然,薩爾維不會因此就對珍妮殷勤諂媚。

通常來說,搞藝術的人,不論是演員還是導演怪人都多,藝術家嘛,有點脾氣也是很容易被理解的,事實上正是因為個性強烈,他們才容易塑造出被人銘記的經典作品。導演就不說了,從羅伯到卡梅隆,沒一個是平易近人掛的,越是能拍出偉大作品的脾氣就越大,就說演員,像是丹尼爾和克里斯,就都屬於很有個性的型別,有趣的是,他們真實的一面都是有些孤僻,防心也很重,在某種程度上都給人以脆弱的感覺。但丹尼爾的脆弱是外化的,他對於大眾的防心讓人一眼就能看穿,而克里斯的防備則比較隱蔽,從表面上看,他的玩世不恭和大大咧咧都帶有鮮明的美國色彩——就算脆弱,他脆弱得也很鬧騰。薩爾維。圖齊給珍妮的感覺則更像是丹尼爾,他的表情不多,幾乎可以說和切薩雷一樣冷漠,但切薩雷的冷淡是很凌人的,有強大的自信和迫力作為底蘊,你能明確的感覺到,他不願熱情待你是因為你不夠好,而薩爾維的冷漠則很安靜內斂,他仿若刀削斧鑿而成的俊美臉龐上浮現出的戒備神態更像是一種自我保護:他不願熱情待人,是因為他不太肯定對方能否理解他。

看來他不像是那種充滿了激情的導演,更喜歡安靜而有質感的談話,如果把步調交給他主導,自己只是從旁輔導、把控,他會更放鬆,更能展現自己。

“你可以叫我珍妮弗,圖齊先生,”她客氣地握了握薩爾維的手,沒有熱情地誇獎他的作品,只是微笑地說,“當然,如果你容許我叫你薩爾維的話,我也會很開心的。”

薩爾維露出矜持的微笑,他的雙眼彷彿也因為這抹笑意被點亮了,“這是我的榮幸,珍妮弗。”

他的聲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和丹尼爾的聲線有些相似,可能因為他們是珍妮在短時間內接觸到的兩個英國人,薩爾維的氣質也讓她想起丹尼爾——倒不是憂鬱的那部分,而是他們都一樣超凡脫俗,富有藝術氣息。讓人很容易就在他們跟前自慚形穢,感覺自己滿身銅臭。

“克里斯托弗。”薩爾維又和克里斯握了握手,切薩雷則和藹可親地對他自我介紹了幾句——《夢露》完全是大夢注資,製作人是被珍妮包去了,但他也肯定要過目導演人選。

晚上還有派對,第二天要走紅毯,不論珍妮還是克里斯都不能多吃,薩爾維食量似乎也不大,只有切薩雷為自己點了一份海鮮,再加上其餘客人投射來的好奇眼神,對於大家多少都是種干擾,一開始餐桌周圍的氣氛有些尷尬,珍妮也不禁暗暗怪責阿瑟:他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