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搖他的地位——不僅因為這部作品才投資兩百五十萬而已,即使失敗也根本談不上傷筋動骨;更因為這才不過是一部作品:要毀掉一名巨星需要的是重拳出擊。
所以,在科林看來,他應該把目光放得長遠一些,在這一次的交鋒之中多一些小心和謹慎,謀求未來的發展才是正理,“‘日出之前’真的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嗎”,“紐約郵報”以這樣的標題進行了報道。
在報道之中,科林表示,“在經歷了連續多部作品的巨大成功之後,雨果似乎被成功衝昏了頭腦,認為自己無所不能,挑選作品也就越發劍走偏鋒起來。從‘生死時速’到‘低俗小說’,再到現在的‘日出之前’,一部比一部個性,一部比一部怪異,一部比一部危險。之前幾次大膽選擇的成功矇蔽了雨果的雙眼,讓他開始變得自大,認為自己的選擇總是能夠創造奇蹟,觀眾總是會捧場,但他卻忘記了,觀眾們渴望的是精彩的電影,而不是雨果的電影。電影本身才是核心,不是雨果。而雨果只是電影行業中的一個環節罷了。
當雨果一次又一次拒絕大型電影公司的合作請求,當雨果一次又一次無視一千萬美元片酬的作品,這不僅僅是雨果自大的表現,同時還是一種破壞行業規則的舉動。很難想象,一位坐擁連續五部票房過億作品的演員依舊拿著十幾萬美元的片酬,電影公司又如何願意支付其他演員動則上千萬美元的片酬來拍攝電影呢?”
這就是科林的狡猾之處了,也是他的一貫手法:表現出替雨果擔心、替行業說話的姿態,讓自己站在道德制高點,從而贏得讀者的信任。表面上看來,科林其實就是在擔心雨果的事業前景,每一句話都是在替雨果考慮,語重心長的語氣就好像是長輩在關心晚輩一般。
但是話鋒一轉,內容就又改變了。
“關於‘日出之前’,我認為這部電影著實太過大膽,且不說好壞,但所有人都知道,倫敦時裝週的衣服設計是天才的,但卻不適用所有人,這就是事實。作為一部實驗性電影,雨果做出了太多嘗試,也顯得太過激進,也許這將會成為一場災難,也希望這能夠為雨果敲響一個警鐘。
由於電影的個性和小眾,我們很難對電影的票房報以希望,單館票房一千五百美元、總票房五十萬美元才是更為明智的目標。
只希望,這場災難不要太過洶湧。”
科林的確是吃一塹長一智,這一次的挑釁顯然又比“票房賭局”時期更加隱蔽也更加有效了,同時也清晰地表達了“紐約郵報”的立場:全文通篇都在釋放一個資訊,“‘日出之前’要撲街”。
“日出之前”還沒有上映,關於其電影票房的爭議就已經喧鬧非常了,這著實是一個怪異的現象。但,是騾子是馬,終歸還是要拿出來溜溜,最後交給觀眾來做決定。
科林對決雨果,第二輪,這一次又將會是什麼結果呢?
第1083章 引爆口碑
二月三日,這是一個週五,“日出之前”在聖丹斯電影節落幕之後僅僅一週,正式登陸北美電影市場,在紐約和洛杉磯的七間院線進行點映。
這也是繼“低俗小說”闖蕩冷清秋季檔之後,雨果第二次挑戰冷清檔期,“日出之前”登陸冬季檔。目前,十二月到二月份都稱為冬季檔,由於頒獎季是在1997年之後才逐漸成型的,所以現在,雖然這個時段是各大頒獎典禮雲集的時候,但人們依舊以冬季檔來稱呼。
在冬季檔之中,包括了聖誕節和新年兩個節假日,也包括了為了參加頒獎典禮而上映的藝術電影,所以雖然冬季檔比不上夏季檔、春季檔熱鬧,但也說不上冷清。只是,由於這個檔期的特殊性,相對應地上映電影也都比較特殊。
在十二月份,更多集中的是閤家歡樂的電影,配合聖誕節和新年的喜慶氣氛;同時藝術電影也會在頒獎典禮截止時間之前紛紛上映。但是進入一月份之後,節假日已經過去、頒獎典禮報名時間也已經截止、整個電影市場都冷清下來——為二月份的情人節和超級碗醞釀氣氛,也為接下來的頒獎典禮醞釀爆發。當然,一月份的寒流也不可忽略,寒冷的天氣會讓大家都想窩在家裡。
所以,冬季檔裡十二月和二月份會相對熱鬧一些,而一月份則是一大堆雜七雜八電影粉墨登場,票房走向總是飄忽不定。
二月三日,剛剛送走了一月份的冷清,全新上映的電影倒是有不少,可依舊是一群雜牌軍。本週舉行大範圍公映的作品有三部,喜劇電影“瀟灑有情天(Boys。One。The。Side)”、另外一部喜劇電影“搗蛋雙寶(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