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但卻束手無策。結果就是,我們站在偌大的舞臺上,五光十色的燈光、山呼海嘯的尖叫、燃燒面板的溫度讓我們迷失了方向,環顧四周,我們可以看到一片黑壓壓的人海,卻看不清楚每一張具體的臉;腦海裡的靈感都已經乾涸了,手指和樂器再也無法產生火花。最後,我們也就迷失了自己,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幹什麼,應該幹什麼……”
雨果說的這段故事,有部分是榮耀至死的體驗,有部分是他自己的體驗,還有更大一部分是來自涅槃樂隊的體驗,科特…柯本就這樣肆無忌憚地揮霍著自己的才華,最終在色彩繽紛的鎂光燈之中迷失了自我。
2000年有一部電影叫做“幾近成名(Almost。Famous)”,這部電影講述了1973年這個黃金搖滾年代的故事,一支搖滾樂隊、一群瘋狂歌迷、一名青澀的未成年記者在一段瘋狂的巡演旅途之中,逐漸迷失了自我。
電影之中那支叫做止水(Stillwater)的樂隊經歷著從籍籍無名到小有名氣的過程,然後又渴望著能夠贏得更多人氣、更多關注、更多名聲,面對這些突如其來的關注,樂隊成員都迷失了自己,他們沉迷於性和毒品的享受之中,反而本末倒置的荒廢了音樂本身,以至於他們找不到音樂創作的動力,迷惘地站在十字路口,不知所措。
其實止水樂隊的經歷幾乎發生在每一支搖滾樂隊身上,福金以前的嶄新一天、涅槃樂隊、披頭士……包括榮耀至死自己,還有“義海雄風”之後的自己和之前一段時間的約瑟夫,甚至可以說進入娛樂圈的每一個人、乃至生活之中夢想著升官發財的每一個普通人都是如此。面對財富的誘惑、權力的迷惑、名譽的貪婪,人往往會被遮蔽了雙眼,看不到未來,也看不到自己,只是被動地在原地不斷打轉。
幸運的是,榮耀至死目前還沒有徹底失去方向,及時拉住了韁繩、收住了腳步,至少現在他們還沒有迷失自己。但是未來呢?未來樂隊如果取得了成功,他們是否還能記住當初樂隊成立的原因、是否還能記住樂隊這一路千辛萬苦橫跨美國的點點滴滴……又有誰能夠斷言呢?
“所以專輯名字叫做‘幾近成名’?”艾爾伯特看著陷入了自己思緒的雨果,開口說到。
雨果愣了愣,從思緒之中掙扎了出來,“是的,所以我們把專輯叫做‘幾近成名’。”就好像樂隊站在即將成名、卻依舊差了臨門一腳的位置,一方面他們依靠公路巡演製造了許多話題,吸引了許多注意力;但另一方面他們又沒有真正出色的作品證明自己,距離所謂的成名還差了火候。站在這種位置上往往會讓人焦躁不安、失去方向。
幾近成名其實是一種狀態,所有夢想似乎都觸手可及,重點近在咫尺,但卻又被夢想那斑斕的光芒而迷暈了眼睛,一句“幾近(Almost)”道盡了所有的忐忑、猶豫、不安和期待、興奮、幸福。用這個名字作為樂隊首張專輯的名字,不僅僅是警醒樂隊不要得意忘形,同時也是提醒樂隊銘記這一路走來的細節,更是將整張專輯那種焦躁卻又蠢蠢欲動的莽撞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
艾爾伯特自然不知道雨果腦袋裡那麼多想法,但他從雨果剛才的描述聯絡到專輯的名字上,不得不感嘆,榮耀至死這支樂隊確實是充滿了自己的思想,他們看起來一點都不張揚,就好像是鄰家男孩一般,但如果就因此忽略了他們音樂的內涵,這絕對會是每一名聽眾的損失。
艾爾伯特低聲唸叨著專輯的名字,“幾近成名,幾近成名……”然後長長地輕嘆了一聲,“這讓我想起了瑞弗…菲尼克斯(River。Phoenix)。”這句話在倉庫裡輕輕迴盪,這讓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
雨果卻是意外地抬起頭看向了艾爾伯特,他也就是因為瑞弗…菲尼克斯的突發新聞想起了“幾近成名”那部電影,從而喚醒了他內心更深處的想法,這才提議將專輯名稱定為“幾近成名”的。
在這一刻,雨果和艾爾伯特的思想居然產生了共鳴,這種被知己所理解的幸福和快樂,剎那間洶湧而來。
第453章 輕裝上陣
瑞弗…菲尼克斯,這位童星出生的歌手兼演員,十五歲就開始了他短暫而光芒萬丈的時光,一部“伴我同行(Stay。With。Me)”讓他成為了美國家喻戶曉的明星;他和基努…裡維斯合作的“不羈的天空(My。Own。Private。Idaho)”成為無數影迷心中的經典,年僅二十一歲就成為了威尼斯影帝。
好萊塢這個名利場是如此寵愛這位擁有女孩般憂傷眼睛的年輕人,但他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