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撞了貴妃娘娘,回來向您請罪。”
孫太后奇道:“你和貴妃私交甚佳,尋常說幾句也罷了,怎麼會有出言頂撞的事?”
萬貞垂頭喪氣的道:“貴妃娘娘想帶小殿下參加射柳盛會,奴極力勸阻,貴妃娘娘降怒,奴情急之下出言不遜,因此頂撞了貴妃。”
萬貞隔幾天就走一趟長春宮,本就是孫太后不放心皇長子的安危派她去的,這時候倒也不急著追究責任,而是問:“你為何要阻止貴妃和皇孫參加射柳?”
萬貞回答:“奴覺得射柳盛會喧囂震天,軍中健兒以威武為雄。小殿下將將半歲,觀賞煌煌兵威來日方長,不急在這一時。何況端午惡月,蟲蚋極多,在外面總不如宮中照料萬全。”
孫太后搖了搖頭,道:“你這傻孩子,射柳盛會,貴妃帶著皇孫與會,那是有好處的。難怪貴妃會發怒,你呀,這事辦差了。”
萬貞俯首道:“娘娘,奴辦差不利,往後恐怕再去不得長春宮了。請您免了奴這件差事,奴甘願受罰。”
孫太后倒不急著罰她,而是問:“你這幾個月常往長春宮跑,覺得皇孫生活如何?”
萬貞沉默了一下,微微抬頭,正色道:“娘娘,小殿下在長春宮被照料得極好。貴妃娘娘現在雖然沒有再親自哺育小殿下,但拳拳愛子之心,確實令人動容。奴覺得,在這宮中,再不會有比跟在親孃身邊長大更有幸、有福的事。”
周貴妃只看到了帶皇長子參加射柳盛會的榮耀,卻沒有見到皇長子正式在文武百官面前亮相,對她的危機。
後宮對於嬪妃來說雖然規矩也重,但到底是以“家禮”為先,所以她養育皇長子名正言順。可到了外面與朝臣相對,“國禮”威重,她再生育有功,也不能僭越皇后母儀天下的尊榮。
尤其是皇后無子,無論出於禮法宗制,還是為了國祚延續的穩定,皇長子都只能由皇后抱著受禮。
而在皇長子已經不挑乳母,周貴妃也沒有親自哺育皇子的情況下,錢皇后很有可能借這名正言順的機會,直接就將皇長子帶回坤寧宮去撫養。
到時候周貴妃怎麼辦呢?
可錢皇后會抱養皇長子這種猜測,只是萬貞從孫太后的態度,以及宮中的情勢來判斷的,做不得準,更不可能冒著妄議君主,離間天家的大罪說出來。
就連替周貴妃和小皇子求情,萬貞都不敢明著說,只能暗求。
孫太后聽得懂這其中的意思,萬貞常在她面前走動,能猜出皇后要抱養皇長子並不奇怪。只不過她跟周貴妃已經鬧翻,卻還願意求情,卻讓孫太后神色微動,嗔道:“傻丫頭,各人自修各人福,你瞎操什麼心?”
萬貞低聲道:“娘娘,您因為愛重小殿下而派奴去長春宮,奴自然要盡本分,以小殿下的福祉為先。而小殿下如今不滿週歲,奴認為他現在最大的福祉,自然是有母親哺育撫養。”
孫太后哂然一笑,道:“貞兒,你是好心。可是,有些事兒啊!你還小,不懂。”
萬貞一臉茫然,孫太后笑了一笑,突然又問:“你這麼喜歡皇孫,不如哀家派你去皇孫那兒服侍?”
萬貞已經從周貴妃那裡吃夠了教訓,哪裡還敢接這樣的任務,連連道:“奴既愚笨,又不合時宜,去小殿下身邊,說不準什麼時候便要闖大禍。還是老老實實地去經辦外務罷,那差事是粗活,奴能辦好。”
孫太后有些嗔怒,喝道:“你這憊賴丫頭,不肯盡力,光耍滑頭!”
萬貞嚇了一跳,連忙伏地叩首道:“娘娘恕罪,奴實無此意!”
孫太后到底是個寬厚性子,嚇了她一下便不為己甚,想了想,道:“你頂撞貴妃,不能無罰。這樣罷,今晚罰你提鈴,報完五更後再來哀家這裡候命。”
提鈴是明宮對宮女的處罰之一,受罰者手持銅鈴從申時正一刻開始,沿著宮門巷道徐行正步,每到交更時便揚聲報時,並呼“天下太平”。其實這就是外面更夫夜裡巡檢有沒有火災並報時的差事,不過由於夜間獨身行走在幽深寂靜的宮廷中,對宮女來說十分可怕,且晝夜顛倒,風雨不避,十分辛苦,就成了一種懲罰。
孫太后雖然罰萬貞提鈴報時,但只罰一天,且報完五更後就又回駕前候命。這懲罰就帶著很濃的教導意味,旁邊侍立的嚴尚宮怕出岔子,索性親自出了涼亭,叫了手下的得力宮女過來,讓她親自帶了萬貞過廡房接鈴。
原來受罰的宮女不明所以,但太后的近人親自帶人過來,又只罰一天,她們也不敢刁難,爽快的將提鈴要走的路線和如何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