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能再說一個“不”字呢?
人家南蠻國都如此有誠意了,你們大楚國的人不同意是幾個意思:家醜不可外揚啊,不管太后和朝中有多少人忌憚與先皇后有關的事情,此時也不可能拿出來擺到南蠻國人面前。
嗯,大楚的人有時候很要面子。
皇帝當然沒有其它話可以說,一抬手:“准奏。”
江銘一個字也沒有說,就讓太后及所有可能反對的人閉上嘴巴,讓皇帝痛痛快快的答應了。
“臣請奏。”江銘終於表明他不是來慈安宮打醬油的,上前一步跪倒在地:“南蠻國誠意十足,為示我大楚之誠意,祭先皇后要比以往更隆重些,以示我大楚國威。”
他說到這裡一叩頭:“臣請與寧國公主主祭,萬望皇上准奏。”他說完連叩三個響頭。
☆、138。第138章 搶飯碗的
阿鳳剛剛已經踩了江銘的腳好幾下,以表示她對其現在才到的生氣。
就算明知道江銘不會被她踩痛,她依然要踩,因為那是她的態度。也正因為她知道自己不會弄痛了江銘,所以她更是放心大膽的踩。
江銘目不斜視的承受了。
從頭到尾他沒有看阿鳳一眼,哪怕是被踩了好幾腳,他依然面色鄭重的看著前面:就彷彿他是個再正經不過的人。
到後來阿鳳心裡有都點小嘀咕,認為江銘到此時才來,可能會是因為有什麼變故,而江銘已經被麻煩纏身,所以才能如此的正經無暇他顧?
可就在阿鳳驚疑不定的時候,江銘忽然轉過頭來對她一笑,悄聲道:“阿鳳,想我沒有?”
不等阿鳳有反應,他就上前一步跪倒在地上,開始他正經的奏對。
阿鳳愣了一下下臉上有點飛紅,恨恨瞪一眼在心裡啐自己:幹嘛為他擔心,他這種人不害別人已經很好了,怎麼可能會被人害到?
聽清楚江銘的話後,阿鳳完全明白過來了:她要去祭母后只能算是皇家的私事,自然想要阻攔的人有的是。
就算成行,到時候還不知道有多少麻煩在等著她。因為想也知道,肯定有人不會想看到她祭皇后之事順順利利——少不了下絆使壞的人。
但現在江銘把事情弄成大楚國和南蠻國共同的事情,那就是國事:如此,太后等宮中妃嬪都只能失聲,就算是太后再多話皇帝都可以不必理會的。
國事,自然也沒有阿鳳什麼事情了,頂多讓她跟著去,卻不是以她為主。至於她能不能去成,還要再做一番努力呢,太后豈會輕易答應?
管不了國事卻能管得了阿鳳啊,誰讓太后是阿鳳的皇祖母呢。
江銘當然不會遺忘了此事,在皇帝答應後他馬上請奏,以阿鳳和他這個準駙馬主祭,那才是真全了阿鳳的心。
太后這些人也不能再阻止阿鳳,且還只能眼睜睜看著阿鳳去主祭——她們都不能安慰自己說此事同阿鳳無關了,她們的臉色可想而知。
所有這些,江銘也只是把南蠻國兩個人推出來再加上他的幾句話:太后已經要氣的頭頂生煙了。
江銘的可惡,太后認為自己一點也沒有看錯,更加的不喜江銘,也更認為江銘不是阿鳳良配:對阿鳳能有幫助的人,在太后的眼中都不是阿鳳的良配。
江銘的話並沒有說完,叩著頭的時候嘴巴都不閒著:“皇上,容臣稟明主祭的緣由。先皇后只有寧國公主這麼一絲血脈,而臣是先皇后指婚之人。”
“寧國公主與臣主祭,先皇后肯定會高興。這是其一。”他說到這裡抬頭看了一眼皇帝,頭微微的點了點,除了皇帝和他之外,滿殿之人再沒有察覺到他和皇帝間的那一點點隱秘。
“其二就是,寧國公主身份尊貴無比,由臣和寧國公主主祭,也是讓南蠻國知道我們大楚對其的看重。”
皇帝微微一沉吟抬頭:“准奏。”
太后的心就沉了下去,可是現在皇帝和江銘是在論國事,她再尊貴也不能開口說什麼,只能陰沉下臉來。
她剛剛才想到,只要阻止了阿鳳去拜祭先皇后,就算今天祭了先皇后又如何?卻沒有想到她還沒有來得及做,甚至是說還沒有說出口,就被江銘給絕了此路。
皇帝讓江銘起身:“你所想很周全,不錯,皇后沒有看錯你。”
這話就真的是誇的莫名其妙,可是皇帝的話又帶著真切無比的意思,弄的江銘都愣了一下才施禮謝恩。
太后終於可以說話了:“朝中之事哀家也不懂不便說什麼,可是阿鳳主祭一事,皇帝還要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