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了她,太后又豈會相信此事——而她不過是一個宮人,卻敢如此抵毀太后,想來背後還是有人指使的,豈能放過此人?!”
☆、828。第828章 替罪之人
皇帝輕拍著阿鳳的後背,看著太后輕聲道:“母后,現在阿鳳的孝心,您應該清楚了吧?萬女史此人,怕是不簡單呢。”
太后聽著阿鳳的話心裡憋悶的厲害,何止是黑白顛倒,簡直就是胡說八道!可是皇帝的話卻讓她心裡一突,因此才會沒有開口讓阿鳳閉嘴任其說下去。
皇帝的話中有話啊。她是最瞭解皇帝的人之一,所以皇帝只開口說了兩句話,就讓她心生警惕。
她是自家事自家知,萬女史倒底怎麼回事兒她最為清楚,但是萬女史揹著她做了些什麼,她卻不能事事得知:皇帝卻是知道的!
那是不是說,萬女史和她之間的關係,以及她賜萬女史給阿鳳江銘的用意,皇帝也知道了呢?太后心裡中的怒火還沒有消散,便又新添一重擔憂。
盛怒之中的她如今開始強迫自己冷靜下來,琢磨著自己打發去傳旨的人知道些什麼;皇帝既然提到了那人,就說明把那人叫進來只會壞了她的事情。
太后當然不想放過阿鳳,因為阿鳳明明白白是來打她的臉,此事不但她看的清楚,宮中上下人等無不看得清楚:誰敢在太后面前殺掉太后的人給太后看!阿鳳敢。
可是她卻無法對皇帝明言,因為要證實阿鳳的大逆不孝,就要提到萬女史——皇帝知道了一些內情,她不能信口開河的。
阿鳳此時抬起頭來:“萬女史如此誣陷太后,太后您千萬不能放過指使她的人。那人的用心,險惡啊。”
她不會放過元妃和明妃的,因為事情的起因全在她們二人身上;此時萬女史不在,留著那麼兩個禍胎也是早晚的麻煩。
不過她可不想直接向元妃和明妃動手,也不想讓自己的母后動手,因為那兩人在她父皇心裡還是有些位置的。
最好的打手,當然就是眼前的太后了,且藉口都已經好到不得了,不用就太對不起阿鳳親自到太后這裡大鬧。
太后還在想如何能保住顏面,又如何能捉到阿鳳的小辮子出口氣——在這個時候她才真的聽清楚了阿鳳話中的意思。
阿鳳想要她出手去對付元妃和明妃!她當然清楚萬女史把之前的一切都告知皇后了,因為那本來就是她讓萬女史對皇后說得,為得就是取得皇后的信任。
萬女史所說都為實情,所以皇后才會讓其離開元妃的靜修之所。可是太后怎麼也沒有想到,這塊被她搬起來的大石頭,最終卻會落在她的腳上!
皇帝並不知道這其中的彎彎繞。他對阿鳳的關注除了父親對女兒的疼愛外,還有對江銘的重視;至於他宮裡的妃嬪們——他養那些死士可不是為了這些宮妃,他是皇帝,最看重當然還是他的天下。
所以宮中的很多事情他並不知情,比如說元妃和明妃所為。也因此阿鳳的話落在他的耳中,他有些遲疑的看著阿鳳:指使萬女史的人就是太后,阿鳳你還想要做什麼!
元妃雖然對皇后有不敬,但已經去靜修了,也就是說那事便揭過了。而且宮中妃嬪們的事情,阿鳳一個公主插什麼手。
他想到這裡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皇后,因為他忽然生出一個念頭來:會不會是皇后的主意?
只一眼他就否定了。因為現在他很清楚皇后的想法,對於他這個皇帝來說,皇后還真的不看重了。所以,他寵愛誰在皇后的眼中、心中都不是什麼大事兒。
那就是還有他不知道的事情?皇帝的眼睛微一眯看向太后:“一個小小的宮人敢如此誣衊母后,此事確要詳查。皇后正好在這裡,六宮事務全是皇后的份內事,這事兒就交給……”
太后忽然開口:“就交給皇貴妃吧。”她現在已經不是怒火中燒的時候,雖然依舊是被氣的心疼,卻不敢再任意而為。
有些事情她可不想讓皇帝知道,不然她和皇帝的母子情份怕真要走到盡頭了。
“皇后的確是六宮之首,但是死掉的女史是元妃的人,此時她正在靜修之中。事情倒底是怎麼回事兒,總要讓元妃說明一二,由皇后來徹查倒不如讓同在清修的皇貴妃來。”
“也免得讓清修的宮妃們藉此再生事,誤了她們悔過的修行。”她說到這裡長長的吐了一口氣:“皇帝以為如何?”
皇帝還真的沒有想到死掉的女史是元妃的人——那個血肉模糊的人頭,他還真的沒有認真去瞧,此時聞言仔細一看才確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