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想說,有時候,就像你覺得,本妃如果去向王爺討診金不合適,因為,本妃與王爺是夫妻,兩人之間,本身很多財產都是共同所有的。本妃拿了王爺的銀子也不是拿去揮霍,是幫王爺打理府裡。你們的心眼,要放寬一些。記住,本妃和王爺之間,存有共同利益,不是敵人。本妃要是拿了王爺的銀子一點都不用,王爺不猜忌本妃那才怪了。”
尚姑姑鬧了個大紅臉。可見得,她這樣一個宮中老人,都沒有李敏看的明白清楚。老公的銀子,要花,而且要懂得怎麼花怎麼用。
李敏的話剛落地不久,果然,朱隸房裡的管家,帶著一群人過來送東西了。其實,之前,方嬤嬤拿布來說到她老公要給她做衣服時,李敏早猜到之後老公肯定會讓人再給她送東西過來。
一句明白話說,她老公又不是傻子,早知道她的家當在逃亡路上掉的一乾二淨了。她是他老婆,要是太寒酸的話,他這個老公面子也是要的,怎麼可能讓她真的寒酸。
這會兒趕著給她送金銀財寶過來,肯定是因為她今天去到魏宅以後,那些魏家女人的話,都傳進了她老公耳朵裡了。
幾個大箱子,為第一批,被家僕們抬著進了屋裡。管家拱手對李敏說:“王爺說了,說是王妃如果不滿意,或是還有什麼需要的,只需和小人說,燕都雖然比不上京師,但是,打造首飾的工匠,並不比京師裡的師傅們差。小的肯定會為王妃找到王妃滿意的東西。”
這是她老公知道她性子挑,對待自己身上戴的東西,具有獨特的品味,對社會上所潮流的東西反而看不上眼,嫌棄庸俗。
李敏大方接受了他的好意,把幾個箱子都留下來了。
訊息傳到尤氏屋裡時,尤氏晚上有些睡不著。不能說自己兒子厚此薄彼,她回王爺府裡以後,啥都不缺,除了她老公留給她的,兒子經常送的也不會少。問題在於,本來李敏在府裡寒酸的事兒傳到外面去對她有利,她也本想著以李敏那個慣來清高的性子,肯定不會向她兒子求助。沒有想到,李敏全盤接受了她兒子的救助。
看來她這個兒媳婦,是一點都不按理出牌,這真是把她給愁住了。
喜鵲聽見動靜,繞過屏風過來問她:“夫人,有事吩咐嗎?”
“你讓人給我盯著那個尚姑姑。”
喜鵲疑問:怎麼不是盯著方嬤嬤?
“方嬤嬤是王爺的人。她再想重用,肯定也不敢把手伸到王爺頭上。她是個聰明的,知道分寸。”尤氏牙癢癢地說,接著,問“對了,知道她今天是去哪裡了嗎?”
“據奴婢打聽到的,大少奶奶是去了魏府。”
尤氏馬上明白了,冷笑一聲:“她倒是不怕死的,那麼重的病人都敢接手,而且還不知道這其中底細。王爺肯定沒有和她說清楚,這個魏家老四,不比魏老其餘那幾個孩子。否則,王爺和魏家上下也不會緊張成這樣了。”
☆、【167】神助
晚上,徐掌櫃從魏府裡回來的時候,按照李敏的吩咐,把徐三舅帶了過來,同行的有徐有貞。
進屋裡前,徐掌櫃問守在門口的尚姑姑:“怎樣?”
尚姑姑明白他意思,小聲說:“王爺送幾箱子東西過來,大少奶奶抓了主意,要拿些到外面換點銀子。回頭,你可能需要親自跑一趟,問問燕都裡哪家當鋪好一些。畢竟是王爺送大少奶奶的東西,回頭,還得換回來。”
徐掌櫃聽完先和尚姑姑開始時一樣,有些驚訝:“大少奶奶說用王爺的東西去典當?”
“是不是很不像主子會做的事。”尚姑姑有了李敏那番話,沉著地說,“主子是深思熟慮過後作出的決定,王爺的東西,說到底,也是要給王妃用來治家的。大少奶奶這樣挪過來用,有什麼不可以的。”
“說的沒錯。”徐掌櫃點了下頭,“最主要是,王爺的心在大少奶奶這裡。”
女人都是這樣的,尤其在古代,在這個家能不能做主,到底是要看男主子的意思。不關錢不錢的事,只看男主子想要扶持誰。
尚姑姑接著對徐掌櫃身後的徐三舅徐有貞等打過招呼,請他們進門。
幾個人進了門裡。李敏在屋裡已是在等著他們。
見到徐三舅進來,是自己孃家的長輩,李敏趕緊起身,親自迎客,下了椅子,道:“三舅。”
徐三舅知道她有孕了,更不敢接受她這個大禮,連忙說:“敏兒趕緊坐著吧。一家子,不需要這樣客氣。三舅知道你知書達禮,孝敬長輩。而且,王爺會擔心——”
聽見三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