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董媽,董媽也沒有解釋清楚,只是說從小的性格養成了這樣子,五姨成績很好,所以從小就看不起姊妹們,長大後更看不起了。董爸解釋給董末的卻是五姨這個人骨子裡透著自私,小時候就一直覺得是前面的孩子生太多了,所以才使得她過的不好。最後一個版本來自於二姨,二姨說,五姨其實生下來就不是那個家裡的人,她永遠只是一個人而已。二姨說的比較玄,不過二姨還是預言對了五姨的結局。
回到院子裡面,大家很有默契的先去找了姥爺,告訴姥爺拜訪親戚的情況。然後去廚房幫忙,直接無視了五姨。五姨也是個奇葩人物,給人的感覺不是被無視,而是無視了你們所有人。大家挑著輕鬆的話題和姥姥在聊著天,舅媽也在董媽他們回來以後來了廚房。
董爸他們幾個女婿回來以後,就做到了姥爺在的那個屋子裡,和老人說著話,嘮著嗑。大家誰也沒提之前的插曲,或者誰也沒提五姨。吃飯時,五姨夫才姍姍來遲,大家對五姨夫還是蠻好的,並沒有因為自家妹子的事情而怠慢什麼。好在五姨也沒鬧騰什麼了,大家一頓飯吃的也算是賓主和諧,至於盡歡的話,還真到不了,因為大家默契的選擇了食勿言。
下午五姨早早的就走了,可能上午和姥姥那邊也鬧得不是很開心,原本要住的,結果直接就走了。董末後來回憶,這次算是五姨最省心的一次了,後面的接觸才讓董末真正認識到這個世界的極品可以極品到什麼地步。
五姨的離開彷彿開啟了歡樂的開關,大家開始變得很高興,喜氣洋洋的說著話,玩笑著,真正有了過年的那種感覺。
初六就這樣過去了,基本上董媽也要開始上班了。董末他們再有十天就要上幼兒園了,大家的生活恢復到了之前的狀態:大的上班,小的在家過寒假。
作者有話要說:中午跑去吃飯了,剛剛回來~
有些晚了~
☆、56
元宵節過的也很平凡;這個年代大家雖然有大把時間去娛樂,奈何政府沒有大把金錢去娛樂大眾。這些東西董末看來遠遠沒有上世的來的好看。這個地方有鬧紅火的習慣;但也是十幾年如一日的節目,沒有什麼心意。小孩子一般對這些基本上沒有什麼興趣,相反年紀大些的人反而喜歡,比如董奶奶。元宵節過的最樂呵的就是董奶奶一個人而已。於是正月裡的另一個傳統節日對於董末而言基本上沒什麼樂趣在其中;也就這樣過來而已。
日子波瀾不驚的繼續著;董末和董初繼續著大班的生活。董末偶爾想,其實日子要過的快起來的話還是很快的;前提是你不去覺得日子辛苦。董末在大班的第二個學期中,基本上融入到了小孩子的生活之中,不去想那些不合她現在年紀的生活,不去糾結那些一直困擾她的問題;就簡單的吃、玩、睡,一切還是很快的。這不就到了幼兒園 要畢業的日子。
董末自己沒有覺得怎麼樣,但是其他的小孩子就不一樣了。不同與董末和張錚是後來的,這些小孩子一起做玩伴已經快三年了,自然感情是不一般的。在張老師說,以後大家就不能一起在這個班級中學習的時候,班級內部散發著一股濃濃的不捨。但是這個狀態沒持續過久,在張老師接著說,祝賀大家幼兒園畢業,以後就成為大孩子要進入小學學習的時候。大家馬上開始歡呼起來了。幼兒園對於很多小孩而言算是一個終結,一個可以擺脫幼兒的稱號,成為大孩子的開始。小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夠快快長大,總是看見自己長得大的哥哥姐姐們的生活的生活多麼有趣,多麼自由,卻永遠也不會知道其實現在他們的生活才是最美好的,無憂無慮。
幼兒園畢業還是有各種畢業節目的,大家一邊沉浸在可以畢業的欣喜中,一邊還唸的和身邊玩的好的小朋友相互約定上小學要在一個班級。董末在一旁看著大家這樣,有的只是淡淡的羨慕,重生一次的她再也找不回那種能夠長大的歡喜的感覺,甚至董末在想,其實一直停留在這個階段蠻好的,自己也好,自己的父母也好。長大以後要面對的東西也多了很多,不過另一方面想自己長大以後能夠施展的空間就更大了,年紀大小的緣故只能讓她覺得有些束手束腳。在眾小孩的歡笑聲中,大家一起畢業了,一起迎接即將來臨的小學生活。
幼兒園畢業以後,董末他們迎來了整整兩個月的假期。這個假期,董媽對他們的要求更嚴格了。在上世的時候,董爸董媽並未意識到小孩子的啟蒙問題。這一世不同了,本就已經經過姥爺啟蒙了,他們兩個也學會了蠻多東西,在同齡的小孩子裡面算得上是佼佼者了。再者,因為張錚的緣故(張錚的爺爺為張錚規劃了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