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太后對外只稱漢武帝劉徹病了,需要休養;自己只是代為處理朝政。她聽了梁梔的建議,當即派出了對西北荒漠環境較為熟知的幾個儒生趕往西北軍營。那幾個儒生都是梁梔引薦的,因為在與張騫蘇武討論邊關及周邊小國地理風貌之時,這幾個人都是侃侃而談自己在西北邊塞等地的經歷。
當然,為了確保接下來的征戰順利,梁梔還把自己記得的歷史上提到過的李廣衛青討伐匈奴時的策略;還有應對邊塞作戰的裝備都寫成幾封信,讓他們實在遇上解決不了的情況就開啟來看。
許是梁梔的信起了作用,許是有了熟悉西北邊塞情況的人,又或許是李廣衛青這時終於摸清了匈奴的作戰規律,有了應對之策;總而言之,接下來漢軍討伐匈奴異常順利,邊關接二連三地告捷。這麼前後一對比,不論朝野,都逐漸覺得定是漢武帝劉徹有過,不適合為帝。
這還不算。自從董仲舒的主張推廣開來之後,不過幾月便得到了百姓的認可。而就在這時,邊塞作戰的將士們尚未歸來之時,漢朝各地忽然接連發生瘟疫、蝗災、饑荒等禍事,甚至長安城還發生一次輕微的地動。本來不過是天災,可偏偏地動時長安城處處皆完好無損,唯獨漢武帝的居處甘泉宮塌了一角。
不知是誰將此事說了出去,由此引來民間對劉徹的愈加不滿,朝臣亦是如此。他們都認為天降災禍,是因為君主不仁,有違天道;所以上天才會如此降災於大漢。朝野上下一片責難,甚而有人大膽上書,提出要竇太后另擇明君,為了天下蒼生。
這一切的發展,與梁梔的暗中推動脫不了關係;但卻也有運氣和劉徹自己的原因。梁梔只不過適時地推了一把,引導輿論走向而已。若不是劉徹立威掌實權心切,忘了考慮民心,過重徵稅,加之官吏貪汙,百姓生活難捱;也不會發生饑荒瘟疫這些災禍。
竇太后順應民意廢了劉徹,但劉徹後宮的妃子們沒有受到牽連,只是都遷到後宮後殿,待新帝登基後再作安排。此時劉徹已有長女為如夫人所生,長子為衛子夫所生,才剛滿月。
竇太后安排後宮之事的同時,梁梔也自己請命到發生災禍的各地去,已尋得解決之法。竇太后和館陶公主心疼外孫女、女兒,自是不肯答應;但是礙於情勢緊急,梁梔心意堅決;別無他法,只能答應。
梁梔這麼堅持要到發生災禍之地去,除了確實憂心那些無辜百姓,覺得他們的痛苦自己的推動可能也是一個禍因,心感愧疚之外;還因為系統給出了最後一個提示——
“輔佐新君,尋得良配。”“請玩家到發生災禍之地,用自己的能力找出災禍發生之源頭,並徹底解決。解決可藉助系統。並幫助新君獲得民心,登上帝位。最後,,為陳阿嬌尋得良人。”
前兩條梁梔還能接受,最後一個要求讓她為難了。她可是個戀愛無能星人,自己都沒什麼戀愛的念頭,要怎麼去幫別人找相守一生的良人啊?
那頭梁梔正在趕往發生瘟疫的路上苦苦思索,而這一邊劉徹卻在夢裡看到了自己做了許多大事,得到了後世譽贊;可醒來發現這只是夢一場,心裡落差異常。就在這時,他看到殿外有個身影漸漸走近。
作者有話要說: 第一次發上去的字數太少了,現在補夠三千了,可以去睡覺了~親們看文愉快,撒個花給個收藏唄
修了個錯字~~~~(>_<)~~~~
☆、懲罰系列大漢天子(五)
“子夫,怎麼是你?天色不早了,不去照顧據兒,卻來尋朕,可是有什麼事?”待人走到跟前了,劉徹才發現原來是自己寵愛的衛夫人,想到她為自己生了第一個兒子;雖然心裡暴躁不耐,但他的語氣還是頗為溫和。
衛子夫卻只冷冷地盯著他看,目光裡竟似有無盡的哀怨和恨意,盯得劉徹有些毛骨悚然。他覺得有些不對勁,但是想想又覺得不可能,衛子夫一向知禮有分寸,自己又一向寵愛有加,不會做什麼膽大妄為之事。便一面站起來,一面讓守夜的內侍進來點燈併為他更衣,卻沒有想到他已是廢帝,那裡還有什麼願意守夜內侍。衛子夫許了點好處給外頭看守的太監;那些人便聽她的吩咐退下了。
“子夫,你這是作甚?學過的禮儀難道都忘了?見了朕也不行禮?”劉徹喊了幾聲都不見有宮人進來伺候,又轉而對站在他一步之遙的衛子夫責難道;彷彿他依舊是發號施令、主宰天下的君王。
衛子夫臉上神情不變,俯身行禮後,什麼也沒說;溫順地走到劉徹身側,拿起衣裳為他更衣。這一舉應是讓劉徹心裡舒坦了些,他慢慢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