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輕易放過她。
“我既敢說,自然千真萬確。可惜我不是種田好手,若由我師傅來種,畝產翻一番都是小意思!”說的又不是她會種,吹唄,不吹百家派如何揚名。
“什麼?!三十石?!”眾人期待地看著王珏。
“十五石便可基本解決百姓溫飽問題,我再試著研究一下,看能不能增產。”產量提不上去,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唐沒肥料。系統裡關於化學方面的知識她還沒學,沒準以後真能研究出來,反正她又沒承諾什麼。
“天佑大唐!天佑大唐啊!!”從歐陽詢、虞世南這兩個文藝老青年開始,一群人或抱頭痛哭,或悄然掩淚。就連魏徵、房玄齡和杜如晦這種一貫冷靜的人,也忍不住老淚縱橫。
王珏原本想把這些人弄來調戲一番,畢竟唐朝連個電視也沒有,怪無聊的。如今看到大唐群臣的真情流露,突然有了很多真實感。這不是養成遊戲,她活生生的存在於這個時代,她的同胞們正在為了能解決基本的溫飽而感激上蒼!只是畝產十五石的糧食,就能讓這些見慣風雨的人方寸大亂,可見如今境況之差。
她想到了末世的日子,那些原本賣不出去、被老農忍痛倒掉的水果,在末世有價無市。不禁感嘆,無論何時,人類都是同自然在抗爭。
那又怎樣?她就是要與天爭、與自然爭、與五年的時間線爭!王珏頓時生出一股豪情,拍案而起,“各位郎君,什麼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人怎能與草木同?天若不仁,人必抗爭,如今咱們有了糧食,大唐盛世指日可待。來來來,咱們繼續吃。”
阿綠在案下忍不住捂眼,又給豬丟臉,簡直不忍直視。
“好!王娘子說的好!咱們吃飯吃飯!”程咬金抹乾眼淚,又開始猛吃。
王珏看著程咬金的臉,突然來了一句神轉折:“這位郎君舉止頗有魏晉遺風,如何稱呼?”
程咬金豪爽地拍拍胸脯道:“我叫程咬金,你以後叫我程老哥就行。”
其他人漸漸穩定了情緒,正忙著整理儀容。聽王珏這麼一說,俱是一頓。眾人這才反應過來,他們在人家地頭又吃又喝的,連名號都沒報。於是,一群人做了一遍遲來的自我介紹。
至於說程咬金有魏晉遺風什麼的,他們覺得若魏晉名士們聽到這話,能氣得從棺材裡蹦出來。眾人對王珏的評價也加了一條:王娘子相人,眼光清奇。
恰此時,明月拿著一摞碗,帶著三個懷抱酒罈的壯漢走進竹林。酒罈子一開啟,一股濃濃的酒香味兒充滿竹林。有那麼些人,比不得酒中仙的才,卻能完爆酒中仙的量。
“好酒!夠爽快!再來再來!”
“給我也滿上!”
好傢伙,一頓飯從午時吃到申時,桌上沒幾個直著的,真是賓主盡歡。
池邊對答
人也撂倒了,熱鬧也看夠了,王珏打算乾點正事。
“聖上,咱們去看作物吧,它們都種在山上。”
這話李世民愛聽,他都快激動哭了,一下午就等這一刻呢。
“我也要去!”別看案上趴著的幾個醉酒,耳朵可夠靈,晃晃悠悠就想站起來。
“等你們醒酒再看。”不理會背後一眾幽怨的眼神,李世民拍拍屁股走人。
王珏帶他們來到事先準備好的兩片地,分別從中刨出一個作物遞給李世民,“此二物便是剛才食用的土豆和地瓜。”
“這兩種糧食如今有多少?”唐儉比較關心這個,要是數量少,那也是杯水車薪。
“大概能出八十石土豆,七十石地瓜。土豆四個月可以食用,五個月完全成熟。地瓜比土豆怕澇,需做好排水。”
王珏說完,從袖中拿出一張記錄土豆和地瓜種植方法和注意事項的紙遞給唐儉。
李承乾突然插口道:“王娘子,我想拜您為師。”
自從李承乾看了王珏的著書,又聽她說過自己所學知識後,便心生嚮往。古人最看重傳承,如果不拜師,少有人會傳授真本事。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孔子都能拜稚兒為師,他還有什麼放不下臉面的?
經過再三考慮,李承乾最終英勇入坑。
“聖上,我可否跟太子殿下單獨談談?”別看王珏表情嚴肅,其實她心裡已經開始放煙花了。魚兒自願上鉤,也免得她再找機會算計。
見李世民點頭,王珏連忙把手裡的小竹棍交給唐儉。她對幾人指了指地上剩餘的竹棍,又指了指埋土豆和地瓜的那兩片地後,帶著李承乾快速離去。
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