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不該為了兒子的仕途選擇毀諾。
現在想想,也不該貪慕名利來京城做官,京城風光盛水又深,豈是易居之地,反而捧得太高讓朱氏不知道天高地厚。不,以前就該好好管教妻子,也不至於讓她一再做出錯事。
與蕭家結仇,種下今日的後患。
朱氏被嚇得訥訥不敢多言,她知道自己這回害了自家老爺,她那時被潑天富貴迷了眼,又斷定蕭家只剩下一個孤女孤兒,沒有再起之時。誰知道蕭家那個野丫頭竟然一朝風光榮耀,福氣這樣大還當上了宮裡的娘娘。
即便如此,朱氏仍深信就是為了三個兒女,陳父也不會休棄她。
陳父又向次子陳徽問道,“徽兒,你想想是隨我們一起回鄉,還是留在京城。”
留在京城雖有鎮武侯府庇佑,但就怕蕭妃再次挾私報復。
陳徽有些猶疑,唐宛月牽著夫君的手,有些羞愧的低下頭,自公婆平安回來,知道實情的她就沒臉見他們。為求她的幸福快活,倒讓陳家惹下大禍。
陳父也知道這個兒子是沒什麼主見的,不做強求道,“你好好想想吧,去問瑾瑜的意見也好。”
————
要韓瑾瑜說,陳徽和岳父他們自然是先回寧州的好,否則蕭妃下次再使什麼手段也不知道。
但想到鎮武侯是絕對捨不得這個寶貝孫女的,不然也不會特地費了力氣,將陳家弄到京城為官,又怎麼可能願意讓孫女去寧州吃苦。
韓瑾瑜也不會費力不討好,所以這話也就沒說了。
為了陳父的事,他已經是筋疲力盡了,現在還得應付宮中的蕭妃這樣一個勁敵,韓瑾瑜覺得政事都沒有這麼令人頭疼。
鎮武侯還想著找韓瑾瑜結盟,老侯爺唐雄雖是個精明的,但如何對付後宮的寵妃,甚至先下手為強,實在什麼經驗法子。而他印象中,最聰明最有智謀的人就是韓瑾瑜了。
韓瑾瑜卻不會輕易應允這個老狐狸,反正現在最擔憂著急的人也是鎮武侯府。
蕭妃若最恨的是陳家,那次之便是鎮武侯府了。
與一個正當聖寵還能在陛下身邊說上話的后妃結仇,這樣的後患,哪怕強勢如鎮武侯府這樣的勳貴,也不得不慎重以待。
所以鎮武侯才急著想將韓瑾瑜拉到同一條船上,為此甚至不惜耍無賴了。
蕭妃與陳家的仇怨知道的人不多,除了幾家人和皇帝,也沒人了,畢竟是早年的舊賬,不特地去查,根本不知道。
結果忽然一日之間,全京城都知道了。
韓瑾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