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又把兩樣放在盤子裡,讓周圍為官的老百姓看,“諸位兄弟,也請來看一看,我家的東西跟別家的有何不同。”
走了一圈,掌櫃的才問:“大兄弟還要說我家賣的假貨?”
此時後悔早已晚,騎馬難下,苦主可沒有後路可退,“這些都是你在說,有何憑證!東西是在你這買的,票據也有,難道想要不認!天底下可沒這般做生意的!”
掌櫃的聽得點頭,就道:“那就來看最後一樣,看著簪子上刻著的號字!”
在看苦主那支簪子之前,掌櫃的終於走向了請來的幾位客人,對著一個年輕的婦人道:“也還請大妹子借昨日買的鐲子一用。”
那婦人點了點頭,從袖子裡拿出一個荷包來,拿出裡面的紙,摺疊的紙裡包著一半的是昨日買的鐲子。
掌櫃的沒接東西,卻是請人跟他一道,“還請大妹子挪步,今日再給大妹子看一看這裡面的號碼。”
鐲子最好刻字又不招人眼的是裡面,但也要盡力刻得小了。
拿了水晶磨成的鏡面往內側裡照上,便能將上面刻著的數字顯大。
掌櫃的將水晶鏡遞給年輕婦人看,“還請大妹子把看見的數字寫在紙上!”
這個朝代已經有了阿拉伯數字,使用得已算廣泛,婦人未必識字,但卻知道這些筆畫怎麼寫。
把這一串數字謄抄下來,掌櫃的又拿起這幾樣往捕快頭子這看了,“還請差爺過目。”
差是半個不差,掌櫃的把東西放在桌上,又請了兩個老百姓親自來看。
再謄抄下來的數字,跟之前的數字更是無一點差錯。
掌櫃的面露滿意,將鐲子還給年輕婦人,再請了兩位客人來,按照之前的那般,把昨日買的東西與票據拿出來對上。
幾番證明,的確是每一樣東西上面的數字都是不一樣的,即便是同樣花色的鐲子,編號也有一兩個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