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部分(3 / 4)

小說:明朝女人 作者:閃啊閃

人。常森離京任地方官之後,與京中聯絡越來於少,多年過去,京中已早不聞開平王府之名。”

“這就麼平空消失了?生要見人死要見屍,超品王爵誥命,沒人來給個說法嗎?禮部那邊怎麼說的,開平王夫人的俸祿總有人領吧?這些年開平王夫人都不進宮領宴的嗎?”

“宮中多年未辦大宴。”這就小孩沒娘,說來話長了。先帝自馬皇后去世之後,再未立後,後宮無人有資格舉辦大宴。太子妃常氏去得更早,不必說了。太子繼妃李氏也早去了好幾年,宮中沒有合適的女主人辦宴會,京中夫人交際都只能在私下進行。

“臣亦去禮部查過記錄,開平王老夫人年俸一年一發,都有人領取。只領取之後的去向,並無人關心。”黃子澄沒說的是,開平王老夫人久不露面,禮部那些小吏看碟下菜,郡王妃平級的年俸還不如二品誥命呢。可持信物領年俸的人一直沒說什麼,平靜的領走東西就算了。近兩年年俸扣得不剩什麼好東西,已經無人來領,禮部那邊也裝著不知道,未曾上報,東西直接昧下了。

“就這麼憑空消失了?”朱允炆嘆息,怎麼想找的人一個都找不到,不想見的人總是拖著不去死呢!

吳王不見了,開平王老夫人不見了,連府邸都不見了,他們都約好了吧!

朱允炆想起回後宮問他母后的結果,他母后也還糊塗著呢。當初她的確聽到了些許風聲,但絕對不敢推波助瀾,後來這浪花打過來,反而濺了她一身汙水。當年燕王妃就是拿這個理由,捋下了東宮所有妃妾品級。當年只有她和生育一女的王侍妾活了下來,其餘全都為常氏陪葬了。當年事情真相早已淹沒在故紙堆中,可先帝起居注的確記載了“奉上不謹,降位”。

事情過了幾十年,依舊被翻出來打臉,還辯解不了,朱允炆也是心累。

朱允炆想方設法找出能解決燕王妃奏摺的人來,他已經聽說朝堂內外沸沸揚揚議論著太后當年後宮爭寵秘聞,再不解決,恐生變故。

燕王妃卻沒有滿足於取得的戰果。

“朱允炆不是傻子,朝中大臣也不是吃素的。我的摺子他們不能光明正大的反駁,可他是先帝欽定的繼承人,光這一條,就足夠天下堅持正統的讀書人擁護著他,拱衛著他!讀書人最會打嘴皮子官司,若是他們避而不談,呂氏之事,終究會被打成女人間的爭風吃醋。”柳娘對著京城傳回來的訊息侃侃而談。

“依王妃之見當如何?”燕王笑問。

“王爺明明心中有的答案,還要來考校我,我看,該考校的是這幾個孩子才是。”柳娘指著圍坐在周圍的三子二女,柳娘和燕王同養育三子四女,如今長女永安、次女永平皆已嫁人。在她們嫁人之前,局勢沒有這麼惡劣,柳娘教給她們的依舊不止家長裡短。作為皇室中人,她們擁有天然的政治資本,想要過得好,不僅僅是家裡三瓜兩棗的事情,更大程度上,與朝政相關。

燕王能讓安成和咸寧兩個小女兒旁聽,是永安和永平都沒享受過的待遇。柳娘受寵若驚的同時,切實有了改變歷史的感慨。燕王是可以改變的,世界是可以改變的,即使歷史由著無與倫比的龐大力量,依舊把朱允炆推上了皇位。當初柳娘廢了多大功夫,才把呂氏訂死在妾室的位子上。

燕王微微一笑,轉頭問道:“老大說呢?”自朱高熾他們從京城回來之後,燕王也撿起了父親的威嚴,不在叫阿熾、阿煦之類的暱稱,可惜這麼多年習慣早已養成,朱高熾他們可不怕燕王。燕王一家大約是整個皇族中最親密、最和睦的了。

“若論筆桿子,朝中清流才是強項。朱允炆畢竟是皇爺爺明旨立了皇太孫的,清流若是攻擊我們,我們確有站不住腳的地方。”朱高熾看燕王臉色難看,連忙補充道:“朱允炆得位不正,生母又有大罪,還被奸人蠱惑削藩,明目張膽破壞皇爺爺定下的規矩。這些都是他不對,怎們都能攻擊的地方。”

“道理是一樣的,說的人不同,天下人就有不同的反應。這話可不能我們去說。”柳娘提點道。

“孃親可是要找成名大儒?咱們燕王府與儒家、士林並無牽扯,恐不好找。”朱高熾皺眉。

“要我說那麼麻煩做什麼,直接打過去得了。咱們燕王府兵強馬壯,朱允炆削藩,天下藩王都恨死他了!只要父王一聲令下,天下響應者雲集。”朱高煦還是這麼性子,驕傲道:“就算沒有人響應,光憑咱們燕王府也足以把他們打趴下!”

“行了,別整天喊打喊殺的,老三呢?”

“哥和二哥說的都有道理,咱們一併幹吧。還有咱們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