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部分(1 / 4)

小說:皇后起居注 作者:白寒

可眼下這是甚麼情形?朱祐橺竟然跟在朱祐檳、朱祐楎身邊辦事?並非受嘉獎的宗室,卻依舊出來露面?是不是因著皇帝陛下想安定宗室的人心,所以才特地讓他出來走動走動?免得宗室們誤會荊王一系受到了錯待?

朱見澤思索了許久,對朱祐橺表現出了異乎尋常的興趣。他不僅拐彎抹角地向重慶大長公主與駙馬打探荊王一家的訊息,還試著接近朱祐橺。朱祐橺對他十分警惕,只在禮節上保持對長輩的敬意,其餘接觸一概婉拒了。

朱見澤很是無奈,他真沒有別的意圖,不過是想借著瞭解荊王一家如今的生活,推測若是他留在京城,皇帝陛下會如何安置他而已。皇帝陛下對底下的弟弟們極好,不僅悉心教導他們,還會給他們差使鍛鍊能力——可那是因為他們之間有如父如兄的情誼。若換了是他們這些沒有這份情誼的宗室呢?會不會回到京城後,就像是回到了另一個更華麗的牢籠?會受到更嚴密的禁錮?

雖說無論如何他都想回來,可對於回來之後的遭遇,他自然也十分關心。可惜朱祐橺猶如一隻警覺的小獸,對他簡直避之不及。便是他想盡了辦法與對方拉近關係,他也絲毫不理會,連帶著反倒是連朱祐烏都遠遠地躲著他。

朱祐烏如今與朱祐梈、張延齡算得上是友人,自然也將此事與他們說了:“不知那崇王究竟打的是甚麼主意。我哥如今連去文華殿都得挑著時間,生怕和他撞上。就連我見了他,也怕他纏上來。”

“六叔……應當不會有甚麼壞心。”朱祐梈想了想,“皇兄對他很是尊重,便是他接近你們,想來也不會有壞念頭。”

“就算沒有壞念頭,我們也不適合與其他藩王私下來往。”朱祐烏道,“他若是光明正大的,便在陛下跟前直言就是了,何必悄悄的尋過來?這說明,他確實是有私心的。”

“你說得也有道理。眼下都快過年了,你們兄弟便告個假,別再入宮了唄。”張延齡出主意道,“崇王每日都得入宮陪著太皇太后,哪有空閒來尋你們?只要等到開春他回封地了,你們兄弟倆便能與從前那般自在了。”

沒兩日,朱見澤忽然發現,朱祐橺、朱祐烏兄弟徹底在宮中絕跡了。他百般無奈,又覺得這種事絕不能直接去問皇帝陛下,只能繼續暗中打聽觀察。

作者有話要說: 向跳槽的舊員工打聽待遇什麼的

╮(╯▽╰)╭

————————————————————

第一更卡卡卡卡文了

我儘量第二更_(:3∠)_

第411章 巍然不動

雖說朱見澤的言行舉止已然足夠謹慎; 卻依舊未能瞞過朱祐樘。朱祐樘也知道他為何對荊王一系如此關切; 默許了他四處悄悄打探的行為。畢竟; 即便皇帝所說的皆是金口玉言,也未必每一字每一句都能令人信服。而自己的親眼所見、親耳所聞,才是“事實”,才足以令人心服口服。

將荊王一系留在京中; 遲早會引來這樣的關注,而這也正是朱祐樘原本的意圖之一。他確實從未想過放荊王一系回封地——兩個半大少年; 一群深受重創的婦孺; 更容易接受京城中的新生活; 而非封地中風言風語的日子。倘若他們都能過得自在悠閒; 其他宗室自然不會再多思多想。

當然; 藩王回京這種事不僅須得考慮宗室的意願,亦須得考慮文武群臣的想法,更須得想出合適的法子限制藩王與臣子結交禍亂朝政。高祖當年分封諸王、太宗限制諸王領兵之權; 皆出自不同的考量。牽一髮而動全身,他須得步步為營,絕不可冒進。

除夕夜宴,照舊是宗室齊聚的盛宴。朱祐樘領著朱厚照列席,笑看兒子好奇地探問那些新來的賓客他們來自何處。雖然今年卿卿並沒有給他留課業,可小傢伙依舊充滿了求知慾; 仍然打算繼續填補去年那張輿圖。等他將所有宗室的封地都列上去後,應該會驚歎四處都密密麻麻的罷。

益王朱祐檳微微笑著,遊走在各位長輩同輩後輩之間。今年仍由他來迎接族人; 這些宗室自是對他頗為親近。推杯換盞間,不免有人笑問:“不知益王的藩地定在何處?甚麼時候便要就藩?我依稀記得,興王與岐王的封地離得很近罷?”

朱祐檳挑了挑眉,瞥了那人一眼:“親眷都在京城,一時間我可捨不得就藩。”

眾人不知他是認真回應還是打趣,一時覺得氣氛有些微妙,便有人笑著接道:“是啊,換了我也捨不得就藩。更何況,京城這般繁華熱鬧,日子又過得安逸閒適,更有陛下聖眷,誰捨得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