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部分(1 / 4)

小說:皇后起居注 作者:白寒

稅眨坎幌爰�患��矗俊�

朱厚照眼睛一亮,連連點頭,一時也顧不上自己的麥田了:“回頭我再將剩下的都撒完。”麥田甚麼時候都能撒種子,何況他的田地也不多,掌握了正確的姿勢後,不必費多少時間就能撒完。

朱秀榮見爹爹與哥哥都走了,也噘著嘴不想留下來。於是朱祐樘便將三個小傢伙都帶回坤寧宮,命宮人帶著女兒和小兒子去洗手更衣,而他領著大胖兒子來到書房。張清皎與張鶴齡正坐在書房裡,見父子倆進來了,張鶴齡立即起身行禮。

朱祐樘讓他免禮,坐在自家皇后身邊:“卿卿召鶴哥兒進宮,並不是為了家事?”如果僅僅只是商議壽寧侯府之事,自然無須他在場。

張清皎點點頭:“我想擴大皇莊,便召他問問此舉是否符合律法,於戶部稅賦又有何利弊。卻不想,鶴哥兒的意思是,這是在鑽空子。而且,舉國上下許多人似乎都在鑽這個空子。萬歲爺對此可有了解?”

朱祐樘皺緊眉,嘆道:“……先讓鶴哥兒說罷。”他自然對此甚為了解,畢竟戶部稅賦乃是重中之重。國庫空虛,甚麼都使不上力,想做甚麼都會被牽制。但改革稅賦卻並非一日之功,他讓內閣與戶部尚書周經商議了一段時日,暫且也拿不出完善之法。

張鶴齡便先簡單地說明了目前的稅賦之法,田賦徭役等等,總之聽來便是平民百姓除了交稅之外還須得承擔名目繁多的徭役。為了逃避田賦和徭役,許多百姓就會想方設法地投獻田地給那些身具功名者或者勳貴官宦人家。

“投獻田地給秀才、舉人或者進士後,這些百姓雖仍是自由之身,卻約定俗成算成這家的奴僕,因此不必繳納田稅亦不必負擔徭役。他們給納獻者繳納的糧食與朝廷所定的田賦相差彷彿,卻可免去許多煩惱。如此,投獻者愈來愈多,繳納田稅與負擔徭役者愈來愈少,那些不投獻的平民百姓擔負的稅賦徭役便無形之間愈來愈重。兩廂對比,自然有更多的人對投獻趨之若鶩。”

張清皎有些不解:“難道朝廷與官府便任由這些人投獻?沒有任何限制?”如果沒有限制,為了自家的利益,所有人都一定會選擇投獻,那承擔稅賦和徭役的人又從何而來?納稅的人愈來愈少,國庫又怎麼可能充實得起來?

“光明正大地投獻,只能由身具功名者納獻。”張鶴齡解釋道,“秀才可有八十畝免田賦,舉人則有四百畝免田賦,進士可有兩千畝免田賦。取得功名後,尋常人家出身的子弟便往往不會再為田地銀錢而發愁,這也算是朝廷給讀書人的獎勵。至於皇親國戚與勳貴,一般都以乞賜田的名義將那些投獻田轉為自家田地,或者索性直接霸佔良田,百姓們亦是敢怒不敢言。各地藩王以及周家從前便時常如此。”

“且不提皇親國戚……超過免田賦的畝數呢?朝廷能夠及時發現麼?”張清皎敏銳地問,“我記得朝廷許多重臣都是官宦人家,家中連出進士、舉人。如果投獻田源源不斷,超出了他們家的免田賦畝數呢?當地官府能計量出來麼?”

張鶴齡沉默片刻,答道:“……不能,或者說,不敢。”

“最近一年我在戶部檢視了每年的稅田數,自高祖皇帝以來連年下降。當年尚有八萬萬(八億)之巨,如今不過是四萬萬(四億)左右,只得那時候的一半。但將所有身具功名者的免稅田,以及皇親官宦勳貴能查到的田莊都累計起來卻不足兩萬萬(兩億)。由此可見,尚有兩萬萬(兩億)隱田。”他師從姐姐數年,對數字格外敏感,也知道許多簡易的演算法,做起統計來得心應手。

朱祐樘臉色微變,目光漸漸凝重:“鶴哥兒,這些數字可信?”他早便猜測出必定有許多人家隱瞞侵佔或者投獻的田莊不報,卻不想竟然已經如此嚴重。明面上只有兩萬萬免稅田,實際上還有兩萬萬隱田免稅,怨不得稅田數愈來愈少得可憐。

“回稟萬歲爺,臣會詳細寫一封摺子呈上。”張鶴齡道。見自家姐姐仍有些疑惑,他便解釋道:“姐姐,所謂隱田,便是隱而不報的田畝。這些定然是超過免稅田的畝數,否則不必隱瞞官府。不交田賦,便意味著戶部短缺了三成稅糧。因此,戶部稅糧之所以無法充實糧庫,並不完全因為受災的緣故。”

張清皎瞥了瞥朱祐樘,淡淡地道:“我記得,史書上常有‘括隱’之舉,便是重新丈量田地,讓他們將隱佔的田畝都吐出來?”

“正是如此。”張鶴齡正色道,“隱田已有三成,再過些年只會更多。到得那時候,括隱之舉或許便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括隱自然會得罪很多人,尤其是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